返回第70章 坊州刺史(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物,可谓神造。”杜主事心服口服,兴奋起来。这东西好啊,如此易取易制,又是如此坚硬。  “郎君说它叫水泥。”  “是,水泥,以水和泥,却硬如坚铁,若不是亲眼所见亲手所试,某定是以为讹诈。郎君大才。”  “此物确如郎君所说,筑墙铺路坚固异常。若用此物筑城,何人可破而且用时颇短,比夯土简单更易施工。若以此物铺路郎君,此物可是怕水”  张军摇了摇头:“干硬后不惧水旱,只是想用此物铺路确是不易,须慢慢斟酌。”  “为何”  “铺两里须此物概二十万斤,水十万斤,砂石五十万斤,丈人计算就是。”  这个时代不用考虑大车过载什么的,就是行人驮马,张军考虑c20足够用了。但就算是c20,需要的水泥砂石也不是小数,还有水的问题。  虽然这个时代不缺水,大小河流纵横,可是路不一定都在水边,运水是个大麻烦。水泥路不说搅拌,就只是养护一个月得用多少水  没有施工机械的年代呀。张军又开始头疼。  而且运输也是个大问题,水泥生产出来是有使用时限的,一般是三个月到半年,以这会儿的制作条件,张军估计想达到三个月都难。  “可先用水泥砌墙造屋筑桥,”张军用脚踢了踢被砸了半天的水泥板:“马上设砖瓦窑厂,着人于河内取细砂晾晒备用。其他日后再议。”  “郎君,敢问这水泥,该如何库存”  是啊,生产出来怎么保存呢没有塑料没有玻璃丝袋子,麻纸到是可以,那玩艺儿用不起。  “可以用水泥垒砖石成池,以后所产水泥灌入池中即可。”  张军蹲下捡了个小石头在地上画了了简易图:“可依城而立,下设取口闸关。凡水泥造作之人,当以数层绢绵罩口鼻,以免泥尘入肺。”  “先期制出的水泥先用来建筑工坊,待某此战回来再行细细讨论罢,马上要出征,时日上来不及了。”  “郎君辛苦。”  张军把水泥的用法写了一下,砌墙抹灰各自的砂石比例,和制的办法,水的大概比例一一详列出来由两位主事记录:“砂石当以细为好,可用筛法,却不能含土,这一点要谨记。”  他又取了些土假做水泥,比划了一下全部过程,混砂和制,砌墙,抹面,仔细讲解了一遍。  “如此砌制即可,待两三日后即能牢固,几十数百年无虞。某要将天兴凤翔两城之居屋全部用此法翻盖,以免诸民年年修屋怕雨厌风之愁苦。”  “郎君仁慈。”  “如此,水泥坊作及砖瓦窑坊之事,就交与杜韩两位主事了。”  张军抱了抱拳:“杜主事,翻车须多造,日后当用之处甚多,旋转研磨之处可以铁铸之,平日以油润之,此事你与韩主事商讨。  韩主事,铁坊为本府军力之本,翻车日后当于铁坊大有所为,还需多加配合杜主事。万事,待某战罢归来。”  “谨诺,郎君不须挂念,当以军务为先。老叟等,祝郎君此去旗开得胜,扬我凤翔威名。”    哨声打断了张军的胡思乱想。  “全体都有,听口令。慢速走。”  虞候骑着战马传达命令,以连为单位方块拉练的两个团行走速度降了下来。  慢速走其实就是休息,恢复一下体力,让身体适应一下,就像我们跑步以后不能马上坐下的道理,行军过后也不能马上骑马。  “走了多远了”张军问和他并排的王如意。  “报告,十里。”  “你怎么知道的”  “步数啊,三百六十步为一里,我们走了三千六百多步了。”  张军想问问,人和人的步幅能一样吗这么能准想想还是算了,事实上也差不了太多。  放慢速度又走了一会儿,张军也懒得数步数,反正虞侯又跑过来叫停止前进,大家原地列队。  带着马的两个团已经等在这里了。  等这两个团下了马,武器装备应用械使什么的全部装配到位,这边两个团才开始卸装备上马。这是为了防备在这个过程中遭遇敌情。  至少保持两个团在战斗状态。  如果两边随意的你上马我下马,你枪在马上我刀在马的,敌人就不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