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章 计指鄜坊(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看刘少尹可是在忙,如是无事请来相见,若是繁忙使他闲时来见。”  “诺。”  其实张军不是不能跑一趟,但这事儿不能常而往之。一有事就是他过去,一有事就是他过去,常此以往,就难免会给人造成错觉,也难免会让某些人骄纵起来。  所谓夫妻到底谁做饭,全看结婚头三天。什么事都看打的是什么样的底子。  上下尊卑这些东西嘴上说不要,但该讲还是得讲的,得始终叫下面人等有清晰深刻的认知。  没用等多久,算算时间,亲兵过去刘承旨应该就跟了过来,并没有找理由耽搁,这个态度值得夸奖。  “郎君,少尹到。”  “郎君。”  “进来吧,说过了勿须多礼。”张军笑着把人让进办公室。  原来的办公环境办公姿势,张军不适应,感觉浑身不舒服,现在换上桌椅他是舒服了,属下一个一个浑身不舒服。习惯问题。  “坐吧。”张军比手让了一下,自己坐下来:“咸阳段威勇回了信来,本应着人给你送过去,不过,正好就此事和你谈一谈。”  “不敢,此事自然由郎君做主,职下怎可僭越。”  “这本是你与段将军私交,自然以你为主,某还不是公私不分明的人。你且看信。”张军把书信交给刘承旨。  刘承旨拿了信快速翻看了一遍,眉头一皱,想了片刻:“没想到几年未见,我这位段兄长却也攀龙附凤起来。”  “人之常情。”张军喝了口白开水:“人行高处,水泄泽谷罢了,此事却不易强求。郎将,某却是给不到的,万一段郎将此次再立新功,怕是免不掉一个中郎将加身。”  “他想让某引兵相助,到是好打算。”刘承旨放下书信,眯着眼睛捻了捻胡须:“郎君,可否许某军士五百,某去庆州走上一遭。”  “说说你的想法。”张军点点头,让他说下去。  “段威勇背离李太尉的意图很明显了,不似作假,他欲使某至庆州引兵泾阳伺机而待,职下想,怕是李太尉部欲走泾阳之意。  李太尉此时大军占着咸阳,兵强马壮,正与长安朱逆勾连,听闻朱逆曾与李太尉互称皇兄弟,欲分关中而共之。  现李太尉大军忽然要走泾阳,职下想,莫不是朱逆与李太尉皇兄弟之情已尽  现长安握于朱逆之手,正设伪省大授节使收拢人心招兵买马,而李太尉部则人心各异。  前几天想追赶圣上车驾行图不轨,惹孟保惠孙诸将反出行营,职下听闻三将言,李太尉营中诸将闻令不动,左思右瑕,无不思去。  前李晟夺营而走,李太尉曾欲发兵袭之,诸将相觑而言他,无不拒命,言若击朱泚惟力是视,行将造反虽死不从,再三晓谕众皆不应。  彼僚佐王景略曾建言李太尉取长安诛朱泚,还诸散军于诸道,不过被太尉营中都虞候阎晏阻止,言宜东保河中,慢慢再决定以后的事情。  李太尉大历十四年曾节度河中,想来在河中必然根底稳固,日久经营之退路矣。”  “就是说,你认为李怀光现在是准备弃守咸阳回河中”  “正是,职下思虑来去,必是此意。由段威勇言中可见,此去,一定也会是李部分崩离析的过程,各部兵马都会找机会离开的。”  李怀光那边现在确实挺乱,邠宁兵马,朔方兵马,安定军,神策军,河中兵马,鄜州兵马,奉天部,振武军,禁军,都是临时凑到一起的。  李怀光虽然兼朔方节度使,但和朔方军并不合,他曾经在泾州因私愤杀过几个朔方大将引起了大乱,好不容易才压制下去。  他还是振武军单于大都护,但只是遥领,那边并没有他的心腹,算来算去,除了邠宁兵马和河中旧将,其余诸道兵马都有跑路的可能。  刘承旨把他的估测说了一遍:“职下可执段威勇书信去庆州引兵于泾阳,里应段孟之计,成全昔日之情。而庆州可下矣,从此邠宁置于凤翔之下。”  他的意思是他带五百兵马去庆州,用段威勇的书信把庆州兵马引到泾阳,算是完成了段威勇的托付,但那五百凤翔兵马就不回来了,从此庆州就姓了张。999  这样,完整的邠宁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