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孝经之论(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是。”张军郑重的点了点头:“生老病死,惟病可防。古人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诚至理也。卫生之法,关乎防病,先在营内推行,日后须在全府施行。  此事由博士你主理,建卫生队,依在军法部下,负责督导巡查卫生之事。从某至以下,笞之杖之,莫敢不从。”  医学博士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拱手诺了一声,应下了差事。  张军都说了连他自己如果触犯都可以打,那还说什么  “如此,诸判司当知如何了。”张军扭头看向几个判司官。找他们来主要是因为所有事情都需要他们配合。  “诺。”  张军点了点头,想了一下,说:“凤翔民报与卫生队就这样定下来了,但我还有一事想和诸位说一说。你等说说,忠孝可能两全”  几个人相互看了看,经学博士拱了拱手:“回府尊,自古以来,历代均有此例,忠孝无法两全。”  “何谓忠”  “尽人臣之事,不惜埋骨他乡。自古征战不休,黄沙累累白骨,俱为尽忠者矣。”  “那,何谓孝”  “承欢膝下,含饴弄竹,讨大人欢欣,送严慈终老,丁忧克己,是为尽孝。”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军卒多有阵伤,是以是为不孝么”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忠君立事,何来不孝”  “那就是说,军人受了伤,少了头发,不算是不孝”  “不算。”  “即是如此就从某开始罢。拿刀来。”张军长身而起,唤亲兵拿刀。  几位判司和两位博士满眼迷茫,不明白张军是什么意思。张军手刃李楚林的事儿大伙可都是知道的。  其实张军想剪个寸头,可惜这会儿没有理发工具,剪刀也剪不出寸头来,所以干脆就剃光算了,反正长几天也是寸头。  其实意义不大,这年头是要戴头盔的,什么发型最后也是挤压成饼。  至于没了头发戴头盔会不会磨头皮,会不会撞疼这事儿,张军已经研究过了。答案是:会。  真的会。戴头盔的时候,长长的头发挽起来在头顶扎成髻,是天然的支撑保护层,还是有弹性的。  不过这个好解决,在里面加层垫子,或者加层软帽就行了。现代军人也戴钢盔,也没见哪个被头盔磨出血来的。第一代钢盔就是个铁壳子  张军准备让工坊试试能不能也在里面加上衬布,最好是调节环。应该不难。  “郎君”  “莫慌。”张军从亲兵手里接过自己的障刀。因为有了三棱刺,他就把障刀交给了亲兵给带着。  拿着刀才发现,特么没镜子。铜镜不管怎么蹭磨,在现代人来看也是模糊的,这是代差,没办法。  镜子这东西玻璃。又是赚钱的好东西啊,这东西的制作之简单,成本之低廉,啧啧,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郎君。”亲兵轻轻碰了一下张军。这几天张军总会莫名其妙的就走神,亲兵都习惯了。  张军回过神来,把障刀在手里掂了掂,又还给了亲兵。特么没镜子谁敢拿它往脑袋上比那不是剃头,那是玩命好吧  “今日罢了。”张军悻悻的摆了摆手:“某只是想把头发剃了,为健儿们作个表率。”  “郎君,不可啊。”  “为何”  “人之发肤郎君,虽理可说通,但但但,礼不可废呀,郎君,三思之。”  “即然忠孝难两全,已经当兵入伙,为保巨唐万业江山舍命取义,何必还为此等繁文缛节所捆绑  夏日炎热,往往汗流颊背,闷热难当,诸官可知其中滋味不然,诸位尝试一下如何  闷湿后又不及清洗,灰垢积存,油腻恶臭,虱虮丛生,骚痒难耐,可谓销魂积骨矣,可想品略军士保家卫国以血命拼杀,却被称为臭将军,为什么”  “呃,此等这个,”几个判司和两位博士面面相觑,感觉不太对劲儿,可是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来。”张军回身把门口的亲兵召唤过来:“脱盔,给诸位大人闻闻头上的味道如何。”  亲兵脸色涨红,看了张军几眼,扭扭捏捏的脱下头盔。虽然是寒天,但那股子头油味儿仍然坚强的飘散了出来,头发到是黑亮,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