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悬如危卵(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张军可以硬取,但必竟名不正言不顺,还会引起皇帝陛下的强烈不满,有这个机会肯定是要抓住的,得罪李西平和得罪皇帝相比,自然知道怎么选择。  再说李西平也不见得就强烈的想怎么样,都是时势导致的结果罢了。  张军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大半年,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关键是会影响全盘计划。  李西平虽然是勇将,能征擅战,对大唐忠心耿耿,但年纪有点大,快六十的人了。脑中信息提示他还有九年可活,卒于泾州。  张军绝对不可能等上九年时间。九年啊,说不好听的,燧发枪和火炮都应该能装备部队了。  很多东西只是时代的问题,并不存在什么技术层面的问题。像发电,像锻造,这会儿根本不存在问题,随时可以实现。  以大唐这会儿的工艺水平,张军甚至有信心指导工匠搞出坦克来,只看是不是需要。  事实上机械制造和汽柴油都不是问题,甚至精密度都不是问题,无非也就是产量问题。大规模量产比较难。  现代化工业并不是提升了精密度与工艺问题,而是实现了量产。只是提高了生产效率。  别拿高精度说事儿,造几辆坦克弄几台火车头这种事儿还谈不上高精密,哪怕就是巨舰大炮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再说积累之后自然会发展到那一步。  张军现在算是立住了脚,下一步就是巩固治下民生环境,然后去获取更多的资源。  民生府治可以慢慢来,小火熬煮,手心里的东西又跑不掉,所以眼下占地盘争资源就是头等大事。    瞬息间各种念头在脑海里浮现拼凑取舍,思路清晰起来。  “仓曹。”  “郎君。”  “仓禀之事,可有心腹之人交割”  “郎君吩咐就是。”李应右回答的很从容,看来手下可用之人不少。  “如此,着人交卸了吧,即日起五哥暂且捡校长史之职但仍须兼理后勤诸事,必保万无一失。”  “诺。”  “本府将息不过两三月后,即开连番战事,一应物料辎重还要由五哥斟酌。”  “定不负命。”  “方略诸事,于六月间可见分晓,到时候有些事情也应该差不多了,府内一应差职都会重新厘定支派,即时可去捡校二字。”  “应右感激。谢郎君。”  “我方始的想法是先拿了秦州,但方才听五哥所言,发觉秦州并不是这般急迫。五哥可知我因何事犹豫”  李应右看了看张军,捻了捻胡须思付了一下,试探着问:“郎君所想,可是长安”  张军侧头看了李应右几秒,点了点头:“正是。五哥懂我。圣上被乱军围攻数月,仓惶奔赴梁州,国都流失,逆贼窃位而居伪立国号,此为国恨。  我等想要取邠泾两节度,怕是未必顺利一切源由都在长安。  当今形势,我思来想去,感觉即使拿了秦原二州,也是万万不及长安之功。  哪怕我等下先手强行并夺,长安复后皇命下来,你我如何自处让是不让让,本府大势难成,不让,以何理由难不成要反  我身为巨唐命官,誓与巨唐共存,万世效忠,反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当下来看,只有取了长安一途了。方才没有想通,所以未和五哥你提及。”  李应右拱了拱手表示理解,眨着眼睛想了片刻,叹了口气:“郎君所思,极是。”  “我思虑当今内外诸官,能代王命统御三军者不出三人,收复长安必出其一。五哥你看好哪个”  李应右想了想,说:“外将万无可能,朝内兵事当以西平郡王为首。  郡王官拜天下兵马副帅,从奉天即护佑在圣人身侧,鏖战数月城池未破,其功至伟,又护圣人南下梁州,一路披荆斩棘,简在帝心。  北平郡王马相公善战,但河北道战事正酣,远水不及,大将军浑侍中虽悍武不可为帅,李相公年迈,故应右认为,圣人当以西平郡王为帅。”  “我和你考虑的差不多,我也认为当是李相为帅。”张军点了点头,眯起眼睛:“此功影响甚远,也只好对不起李相了。长安必由我等取之。”  “郎君可有计策”  张军摇了摇头:“待我与张都尉商议再定。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