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府外之计(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面刚刚发生了卢杞出主意逼反李怀光的例子,只要德宗还没有憨透腔,就会听从李勉和袁高的意见。这就是张军的信心所在。  其实这两个人相当好交往,现在张军派几个人去新州把卢杞杀了,把人头送过去,马上就会成为他们的堂上贵客。这老哥俩对卢杞是深恶痛绝,坚决而且强烈的反卢。  李适几次想再次起用卢杞,都被这老哥俩强烈的驳了回来。  但是没有必要,张军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用这种极端手段,会给自己留下污点。很多事情一旦做习惯了人也就完蛋了。  这就是人内心总需要保持一个底线的意义。    “郎君。”张良一身甲胄大步流星的走进三堂,人未到声先至。  “张二哥,上书已备,你那边都安排好了吧”  “早已准备妥当,如此,某即刻安排健儿们起程。早去早回。”  “时日上到是不用催促,此一来回要他们路上多多注意安全。哦,要等到圣谕再返回来,我想,圣上英明,不会拖很久的。”  张良马上就明白了张军的意思。  上书送上去,如果等皇帝派人过来或者从尚书省那边把圣喻转过来,在当今的时局下,那就不知道要等到多久去了。  快慢都有道理,而且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谁也无法掌控。  那就不如让去送信的亲兵直接等到圣谕自己带回来,又快又稳妥。  这事儿不算是僭越,是有先例的,玄宗后节使上书基本上都是这么个程序,虽然不太符合礼法,但也没人提出什么反对或者追究的意见。  说来说去还是节使的权威太大了,隐隐有了和皇帝较腕子的意思。  张军虽然不是节使现在这情况还有区别吗正好也是试探一下皇帝和诸相的态度。就算讨不回来也不亏。  “职下去安排。”张良拱手领命:“郎君可还有事交待”  张军想了一下:“不用了,自去就好要可靠之人。”  张良点头表示明白,施了礼转身去安排事情。这是大事,他得亲自调度才安心。  张军摸了摸光秃秃的下巴,眯着眼睛往门外看了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第一步算是走出去了,后面,还要看皇帝和诸相的反应。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就是他张军在这个时代崛起的开始。如果不顺利,就得赶紧想招儿才行。  不过总的来说,他心里的压力不算大,这事儿怎么想都是八九不离十。而且就算皇帝有别的想的,真派了个节度使过来,他也完全有手段把新人架空。  不是想去争权夺力,而是这个时候必须要争。心慈手软害人害己。  要是有根烟就好了。  他现在相信医生的话了。烟瘾是精神方面的。这具身体怎么可能有烟瘾可是他就是总有这个想法。  “郎君可在”  “五哥,进来吧。”  “郎君,一应准备完毕,职下理了一下,请郎君过目。”  李应右递了份工作总结过来。官方上这就叫官牒,下官给上官的报告公文。  张军看了一下。军营之内不用李应右这边考虑,张良那边已经安排好了。  李应右这边是配合刘承旨安排孟保营的家眷。实际是李应右指挥,刘承旨配合。  这事儿其实不通过刘承旨也行,必竟起动的都是军眷,军士们回去说一声也可以,但那样绕开刘承旨的话,会让他感觉不被信任。  现在张军正是用人之际,能拉一个就拉一个。  再说刘承旨并非一无用处,他打理凤翔民政有些年了,朱泚能看中他的才能,说明还是有一手的。起码执行力方面肯定没有问题。  果然也没什么问题,一应细节都考虑的很仔细,也安排的很周全。  “好,依此准备吧,想一想,明后两日他们也应该就到了诸般细节上一定要拿捏好,不要叫人感觉生分了,与本营军士一视同仁就好。”  “郎君放心,职下已经如此安排下去了。”  “费心了。这几天五哥你着实辛苦,等诸事妥当要好好歇一歇这几日可曾归家家中诸事切莫疏忽了。”  “劳郎君挂念,家中诸事都好,并无不妥。职下虽微薄,家里还是能照顾周全。”  “待诸事妥当,天兴城可做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