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立观供奉(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人们得了物料,各自忙活起来,研磨,称料兑比,搅拌,到是有模有样。  张军就捧着热水碗来回溜达着一个一个看过来。  他没有多说什么,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法子来,也是想看看他们能鼓捣出来的效果。万一有惊喜呢。  几个道士分支所学各不相同,用料兑比也有差别,除了硝磺,加入的炭素也不一样,有放皂角的,有用马兜铃的,还有一个最复杂,他加的是雄黄和蜂蜜。  这个造价有点高啊。看样子他们这个流派是比较富裕的。  其实都可以理解,科学研究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个误打误撞的过程,巧合大于设计。  火药的发明也是一样。  这玩艺儿之所以叫药,就是被研究出来治病的,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能杀虫,辟湿气,绝瘟疫。  事实上,从战国时代就有火药了,到了大唐已经相当成熟,技术纯熟,配方也相对成熟。不过这东西太危险,一不小心就是连人带房都烧了,所以不太受主流的待见。  军事上,利用火来搞事情的历史比火药更早,弄一些油脂什么的,绑在投石或者箭上来达到引火的目的。这其中就有黑火油。也就是石油。  唐末,被广大炼丹士们嫌弃的火药制术被军人发现并学习过去,开始应用在战争上面。主要就是用来点火,把火药扔过去烧毁物资或者城门,使用方法都比较原始。  真正的技术产生在970年,这一年有个叫冯继升的兵部令史,发明了火箭:利用火药燃烧产生强大气流的原理,把箭簇推出去伤敌。  像不像穿天猴其实穿天猴就是模仿的宋代火箭,制作方式和样式都基本接近。  到1000年的时候,火药的战争利用不断升级,唐福不但对火箭进行了升级改造,还制做出了火球弹,火蒺藜等更有效果的武器。  到北宋末,已经出现了霹雳炮火炮和震天雷引火式手榴弹。  1044年,曾公亮主编武经总要,上面有三种成熟的火药配方,分别用于燃烧,爆炸和烟雾。  宋神宗时期,设火器监造两坊,工人近万,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  南宋1161年,霹雳炮已经被安装在了水师舰船上使用,所向披糜。  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用竹竿制作,内装火药,喷射伤人。  1259年,寿春地区出现了突火枪,以火药喷射铁尖石块伤敌。  1332年,突火枪已经发展成为金属制造,分火炮和火统。火炮守城,火统进攻,也有了专门的炮弹子弹。  明代,火器再一步发展,已经是正规军事建制了,出现了可以一次发射十支的火弩流星箭和发射一百支的百虎齐奔箭,军士们叫它们一窝蜂。  史有记载的,永乐大帝朱棣在白沟河战役就使用了这种一窝蜂,获得大胜,最后坐上了皇位。  另有武备志记载火龙出水,这种战船上使用的火箭以火药发射,离水面四尺可飞行两公里,达到远攻得胜的目的。  这玩艺儿还是二级火箭,单体大箭用于飞行,推力火药燃尽的时候点燃内置小型火箭进行分散攻击。  还有一种神火飞鸦,基本上就可以想像成如今的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除了小点一模一样,是相当靠谱的远程多箭管攻击武器。  成吉思汗西征,大量使用了火药武器。  1260年,元朝军队攻击叙利亚失败,被阿拉伯人缴获了大量的火箭c毒火罐c火炮c震天雷等火药武器,阿拉伯人掌握了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  后面阿拉伯人在和西班牙的战役中开始大量使用这种东方的神器,然后西班牙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再然后整个欧洲都学会了。  火器因为强大的杀伤力和远程攻击力得到了欧洲人的喜爱和追求,开始迅速发展。  火器因为强大的杀伤力和远程攻击力受到了明末文人士族还有满清的厌恶,限制乃至禁止了它的发展。    硝石出陇道,这是张军比较满意的地方,自己弄火药最大的难题就这么被老天爷提前安排了。  他也看过不少穿越小说,都是去茅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