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明哲保身(第1/2页)  大唐朝请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大哥。”  “朗君,职下族中行五,大哥之称实在是承不起。”这回李应右没蹦起来。  “好,李五哥,营中粮料械具,数量有多少”  “粮料械使杂具军械一应按规行办,尚有富余。”  “张都尉不知家中行几”张军扭头问张良。  “职下族中行二,郎君但呼张二郎便是。”  “张二哥,咱们营中健儿,状态怎么样能不能打仗”  “郎君此话何意”  “我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了解一下咱们的战斗力。我必竟对这一块不熟悉嘛。张二哥莫怪。”  “,以一当十,不足为虑。”  “那就是说,现在咱们这一营,物料丰足,械具也没有问题,战斗力更没有问题,对吧”  张良端起铜碗把羊奶一口喝了,抹了一下嘴巴笑着说:“郎君放心,就算是营中伙夫也能执刀上阵,郎君但有策略尽管说了就是。”  “咱们是粮料押运使营啊。”李应右瞪大了眼睛看着张军和张良,感觉有点慌。就是来送个粮草,你们这是准备参战吗  “不知,郎君有什么打算”张良不怕打仗,就想知道张军想打谁,怎么打。唐代的军伍就没有怕打仗的。  张军摇了摇头,习惯性的去身上摸了几下,没找到烟。  “不是想打仗,我只是问一下心里有个数。我这几日,连日大梦,说来两位哥哥可能不信,梦中光怪陆离,见了许多当见不当见的事情。  说来两位哥哥可能不信,但我是信的,这是苍天给我的明意。所以,我有计算,就是不知道两位哥哥能不能支持我。”  “郎君请讲。”李应右抱了抱拳。他好像不太习惯坐胡床,屁股扭了几扭。  相对来说,这个时候的文化人比武人更相信鬼神仙怪之说,所以他的反应比张良直接的多。  “我打算,咱们回去。回凤翔等待时机。当今天下势乱,各地节使意向不明,明哲自保才是上策。”  李应右神色一松,到是张良把眉头皱了起来,大眼睛直直的盯着张军看:“还请朗君说得明白些。”  “李五哥,你可是一心尊朱节使为主还是打算去响应你本族李节使”张军没接张良的话茬,而是问李应右,你是打算去跟朱泚还是李怀光  李应右摇了摇头:“郎君无须试探,李五巨唐为官,虽官职卑微但忠心可表。”  “张二哥呢”张军又转头去问张良。  “职下亦是唐将,每每思及安西大都护无不心血激扬,怎奈职下官职低微罢了。”  这会儿安西大都护府已经没了。  张军算是熟读汉唐历史的人,知道一些事情。  大唐安史之后还能存在一百五十多年,和这些中下层为官者的思想意识是有直接关系的。就像李应右和张良这样以唐官自居的人太多了。  李怀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这哥们这会儿刚反,马上准备截皇上攻长安,结果手下就没人响应,最后只好主动让步,带着大家去了河中,这才算没散伙。  在大多数中下层官员武将心里,你称王称霸抢地盘都行,但不能对唐李干什么,我们不干。  所以虽然后期藩镇割据打得人脑袋变成狗脑袋,大唐始终都在,又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直到朱温统一南方改国易号。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后面的皇帝太渣,一个不如一个。但凡有点头脑大唐都不会实亡,兴许就能出现什么转机。  “好。”张军击了一下巴掌:“那我就直说了。朱节使也好,还是李节使也罢,都不会长久,巨唐还是巨唐,是我等之属。  但是咱们现在太弱了,官职高下咱们不说,实力也不行。就这一营人马能干什么眼见着圣上赴梁什么都不能干,还得遵从上命抵运粮料。九九九  但梦中诸事我已经知道结果,我们不需要替圣上和巨唐耽心,现在自保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咱们马上回营,回凤翔安心休整,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等有了实力再应势而为。  我也不逼着两位哥哥跟着我干什么,如果能一起行动最好,如果不能,咱们就各行其事吧,就在此分手。”  李应右皱了皱眉头,问:“郎君可知天兴城如今是何人把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