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王福海的亲事(第1/2页)  赶海直播她有一扇时空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福浩直接拿起王志放在一边的锤子,有样学样的撬了一只,直接用筷子夹着吃。
    只一口,王福浩就停不下来了,真他娘的太太太太太香了,没想到这又凶又硬的铁将军煮熟了,竟这么好吃。
    其他人也跟着吃起来,一时间,只有撬螃蟹壳,砸螃蟹腿,以及吃螃蟹的声音。
    饭饱菜足之后,王老汉用茅草枝剔着牙,说道:“俺活了这么些年算是白活了,要不是囡囡,俺到死都不知道这些平日里没用的玩意,竟然能吃,还这么好吃。
    以后退潮你们就去捡,可劲的捡,今天这螃蟹少了点,一人勉强一只,没吃过瘾。”
    “爹说的对,俺以后和二嫂赶海不抓鱼了,只捡这些。”
    张冬梅率先表态,平日里退潮她都是去海边抓鱼,海边水湾里的鱼少不说,都是普通的近海鱼,个小,不值钱,一般是留作自家吃的。
    而且这些鱼总是往礁石下边躲,不好抓,还容易被礁石上的蛎壳刮伤手。
    麻线手套她们又用不起,这年头,谁不是能省一分是一分,自然不愿意花钱买手套了。
    “今天的鱼还没收拾。”王翠花想起了今日赶海抓的几筐鱼,便说道。
    “腌上吧,留着日后慢慢吃。”王老太说。
    “对了,老头子,今天的事办得咋样了。”
    其实,王老太见老头背着手哼着歌回来,就猜出事情办成了,她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想让他当众宣布,好给大家一个主心骨。
    提到买地建房,王老爷子露出欣慰的笑容。
    “成了”
    一句成了,成功让众人心里大喜,王福浩几个小子更是欢呼出来。
    等群情平息,王老汉接着说:“俺和村长提了买地和包海的事,村长对着账本给俺算了个价,一亩山头二两银子,五亩海滩三两银子。
    俺一合计,这价合理,俺就应了,定了十亩山头,二十亩海滩,靠的很近,就是东山距离前滩比较远,以后出来得多走几步。”
    “爹,咱家有地了咱家真有地了,咱以后不是无根的人家了。”
    张冬梅激动的说道,她的脸色因为吃饱了,而且心里有了期盼而显得熠熠生辉。
    王老汉高兴的点头,“咱家有房有地了,冬梅啊,过些日子房子起好了,你和你娘就赶紧找媒婆给福浩几个说亲吧,这陆上人家,像他们这么大早就当爹了。”
    说起长子的亲事,王翠花木讷的脸上也焕发了生机。她的福海已经十八岁了,比大伯家的福浩还大一岁。
    她虽然话少,性子温和,不爱出头,也不喜争抢,但她对于二女的亲事,她还是非常走心的。
    “娘,您和爹以前不是给福海定了个娃娃亲吗”
    这事过了很多年了,大概是在王福海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王老汉出海捕鱼曾救了一个落水的商人,那日早上,原本风和日丽的,王老汉像平时一样带着三个儿子出海捕鱼。
    不知怎么的,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从西海的尽头滚滚飘来黑压压的乌云,接着就是狂风暴雨。
    王老汉仗着祖上世代积累的驾船技术,愣是领着三个闯出了旋涡,逃过了死神的追杀。
    回航的途中,王老汉看见一艘被海浪打翻的商船,物品漂了一片,王大义眼尖,发现一个木板上趴着一个人。
    几人赶紧将人捞了上来,又是包被子,又是生活取暖的,终于把那人给救活了。
    刚被救活的黄利辉整个人都是呆傻的,一问三不知,自己是谁,家住哪里,甚至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就这样,黄利辉在王家养了一个多月,才慢慢恢复了神志。
    原来他是镇上黄氏粮铺的东家,既然已经恢复记忆,王家人想着赶紧将人送回家吧,家里指不定都急成什么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