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8【商业市场壮大】(第2/3页)  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君了。前些年过的什么日子?老百姓饭都吃不起哪里敢穿新衣裳?就连殷实之家也有人缝缝补补凑合着一年到头也卖不出多少布料。如今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若是叫陛下把北方也全部占了那才真的好过呢。”
    “可不是嘛陛下真是好皇帝。”余祖登笑着说。
    周若斗心想:陛下万般都好就是不知男尊女卑让女子也乖张起来。这两年生意好做了手里头也宽裕了本想纳一房小妾却愣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北方频遭战乱、天灾和瘟疫人口稀缺女子尤其少。
    大同官府组织移民的时候女性移民受到格外优待。只要主动报名官府给予女性的离家费直接在男性移民的基础上翻倍。
    就连秦淮河畔的一些妓女都纷纷报名搬去北方。因为她们听说一旦到了北方根本不愁嫁人。在农村可以分田在城里可以分房人口特别紧缺的县城甚至还可以分到店铺!
    如此情况谁还愿意做妾?
    以前给有钱人做妾虽然表面遭受鄙视但暗地里却被羡慕。而今不管明里暗里做妾的都要被鄙视。
    夫家有官身还好若只是寻常富人还要嫁去做妾的肯定被认为贪图享受、懒惰不堪。
    布行掌柜周若斗请媒婆物色了一年竟连合适的小妾都找不到。
    周若斗叹息:“崇祯那时是真好啊几两银子就能纳妾。遇到灾荒年月银子都不用出给几斗米都能换来一个。老夫也是纳过妾的温柔贤淑可惜难产死了。”
    余祖登的心思却不在纳妾他说道:“掌柜的听说苏松常湖那边开了许多纺织工厂。这两年南京城东也有人开纺织厂。他们用的是新纺机、新织机纺纱纺布速度可快了赚来的银子也更多。要不也给东家出出主意请东家在城东开个纺织厂?”
    周若斗没好气道:“咱们是布行是收购布料的不是自己纺布的。做好自己的老本行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余祖登却说:“那些纺织厂织出来的布料有布商上门收购根本就不愁卖也不找咱们布行帮着卖。”
    “那是坏规矩的!”
    周若斗越说越气:“自嘉靖年间金陵就有棉布行会。当时全城布行的东家坐在一起定了章程。外地来的布商只能找布行卖布。哪个布商敢坏规矩全城布行都不卖布给他!当时就算有人开纺织作坊织出来的棉布也得由布行代售。”
    余祖登问道:“现在咋就没这规矩了呢?”
    周若斗叹息:“唉崇祯年间布行生意不好做。那些布商都是活祖宗想干啥还不是他们说了算?现在布行的生意好做了陛下却不准立这种规矩说是甚劳什子的行业垄断。”
    余祖登笑道:“陛下的规矩少也不准民间的规矩多。早前没有官府允许民间商贾不得有花楼现如今南京的花楼越来越多了。”
    花楼学名“织云锦织提花机”共有1924个零部件。
    云锦乃是皇家御用贡品皇帝的龙袍皇后的凤衣都是采用云锦来缝制。即便明末朝廷控制力下降想要置办花楼、纺织云锦那也需要有官府照顾稍不注意就要闹出抄家之祸。
    而今大同朝廷不再限制反而鼓励商贾纺织云锦。
    南京迅速成为云锦纺织中心短短几年时间城内城外的云锦织机就发展到三四千台。而且还在陆续增加当中解决了上万百姓的就业问题。
    许多民间的有钱人也纷纷穿起了云锦毕竟以前是龙袍、凤衣的材料。
    甚至“云锦”这个词都是赵瀚定名的。因为在大明必须进皇家仓库所以叫做库锦、库缎。
    日本使者林罗山前段时间看到云锦当时眼睛都已经直了。
    林罗山以前也见过锦缎但云锦是锦缎当中的极品。从元代开始就只能皇室专用顶多也就赐给立功的大臣。
    由于实在太喜欢林罗山还想偷学技术跑去云锦制造工厂转悠。
    但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