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4.第四百三十四章 全身而退(第1/2页)  余娇余启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南侯回京这趟,能否再安然无恙的回岭南,那可就说不好了。申添心中先前被顾韫直呼姓名叫骂的怒意,也消减了不少。
    刘次辅突然出声道,“圣上,正如申阁老所言,顾小侯爷虽有过,但亦立了大功,若只罚罪难免有失公允,依老臣看,顾小侯爷此番功过相抵,倒不宜罚得这般重。”
    沈大学士并几个文官都出言道,“顾小侯爷虽行事莽撞了些,但一片赤子之心,还请圣上重新定夺。”
    申添一党见状,又出言争论起来,明正帝听得头疼,皱了皱眉,知再这放任他们这般唇枪舌剑下去,今个儿的早朝怕是又要耽搁上好几个时辰。
    “罢了,五成兵马司的指挥使顾韫你还担着,私自调兵兹事体大,虎符还是收缴了妥当,等你何时性情沉稳下来,朕再将虎符赐予你。”明正帝想出了个折中之法,只要收缴了虎符,顾韫便仍领五成兵马司指挥使一职,也无法再调兵遣将。
    不想再听赘言,明正帝一锤定音,“好了,可还有本启奏?若无本启奏,朕乏了,众爱卿散了吧。”
    “臣有本奏,北地遭灾,先前虽已开仓放粮,但儋州受灾尤为严重,屋舍垮塌无数,良田尽数被淹,流民甚多,还需好好安置。”中书省参知政事出声道,“先时国库亏空,眼下江北清淤的官银已寻回,恰可用于江北赈灾,安抚受灾的百姓。”
    都道民为重君为轻,只是为帝者,却不全都是心怀百姓的,坐上这把龙椅更多的是因它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万人之上。
    若是先帝名正言顺的传位之人,自小便以明君培养,自然励精图治,敬天保民,可明正帝这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也不是先皇所定下的储君,坐上这把龙椅,便是为了那滔天的权势,哪能爱民如子,不然他也不会坐下为了修建斋醮,挪用江北清淤,关系到百万民生的荒唐事。
    这笔银子还未入国库,就又要拿去给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明正帝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
    只是即便入了国库,也会登记造册,明正帝虽贵为皇帝,想要悄悄动用这么一大笔库银却也是不成的。
    想到这儿,明正帝脸色好看了一些,“江北灾民是需妥善安置,待脏银清点造册,明日早朝再议,遣个办事可靠的人去江北赈灾。”
    明正帝给伺候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掐着嗓子,尖细的喊道,“散朝。”
    “恭送圣上。”殿下一众大臣齐声道。
    下了朝,一群人簇拥着申添朝外走去,有人讨好的道,“阁老,那顾韫年少张狂,您莫要跟他一般见识,气坏了身子。”
    申添看着顾韫离开奉天殿的身影,唇角浮现一丝佞笑,“且让他张狂,年轻气盛总有栽跟头的时候。”
    几人看着申添脸上的佞笑,都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顾韫出了宫门,见沈大学士正与刘次辅说话,他走上前,“方才在殿上还要多谢刘次辅和沈大学士帮言。”
    沈大学士忙还礼道,“顾小侯爷言重了。”
    刘次辅瞧着顾韫,轻叹了一口气,道,“也多亏了顾小侯爷,秦淮源拜入我门下多年,老夫竟是看走了眼。”
    “人心本就多变,刘次辅不必为这样的人难以释怀。”顾韫道,“我正好要去府上找子期,与您一道过去。”
    沈大学士笑道,“听顾小侯爷提起刘公子,学生倒想多嘴问上一句,春闱将至,不知刘公子来年可下场一试?”
    沈晋春与秦淮源是同科进士,那年刘次辅是主考官,他们同年在朝为官的生员都拜了刘次辅为房师,只是为官之后,心思难辨,不少人都投靠了申党,清流一派人本就少,与刘次辅走得近的,多是一些曾被他提拔过的寒门子弟。
    沈大学士常往来于刘府,也算是看着刘子期长大的,对他的才学甚是熟知,对刘子期迟迟不愿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