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4、韦尔霍文斯基(三十四)(第1/4页)  默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班车线路总共有四条, 应该是找专业机构规划的,兼顾了效率、成本与员工早晚换班时间,非常合理, 途径的每一个站点都在人流相对比较集中地带, 你知道我国的‘邻里文化’,在这种地方会很难藏匿,但这里面有三条线路是‘环线’, 只有一条是单程。”费渡略微一顿,“环线上的每一站都会随时上下人, 只有单程车才有‘终点站’。“

    骆闻舟盯着他:“所以?”

    “这条单程线路是东西向, 上午送夜班下班的工作人员,从蜂巢到科技园,十点出发,十二点抵达科技园, 下午回来却是两点从科技园发车, 四点到蜂巢,中间两个小时间隔, 班车需要一个停车场和休息站……”

    “我明白你的意思, ”骆闻舟打断他, “但这是全凭想象。”

    “有依据, 有两个依据,”费渡说, “第一,这条单程线的后半程与去年就开通的地铁十号线延长线方向一致, 功能基本重叠,其中一个班车站点和十号线地铁站的最?近距离不到两百米,如果?我是管理者, 我要么会删除整条线路,要么会把后半程截断,把它变成一辆地铁到公司的摆渡车,多余的班车线路是很消耗管理成本的。”

    “也许蜂巢特别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钱;也或许管理人员工作懈怠,反应不及时,这都有可能。”骆闻舟大概是队长当惯了,一旦碰到正事,特别是时间紧迫的时候,态度就会非常强势,他一口气说到这里,才想起这是费渡,不是他的哪个小弟,连忙略微缓和了语气,“如果?你能确定卢国盛从藏匿地点到蜂巢确实?需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且所用的交通工具一定是班车,那么我同意你的推断,这条线路确实?比环线可疑,但问题是,你怎么能肯定呢?为什么不是送货车?为什么不是一个专门给这些人用的小巴?”

    费渡沉默下来,他是个“包装精良”的人,不用力晃他、逼迫他,就很难窥见里面装了什么,然而这一刻,骆闻舟突然觉得他眼底好像有一层浓重的阴影掠过。

    骆闻舟:“你……”

    “因?为我听到过一句话。”费渡说着,抬头看了一眼楼梯

    间的天花板,那吊顶制作精良,是一条张口欲嗜人的蟠龙的形状,这么多年了,依然完好无损、戾气逼人,“就在这个地方。”

    “那天我在地下室里翻看到画册计划的全部细节,正在奇怪这是什么东西,就听见费承宇一边打电话一边从外面走进来。”费渡的语气非常平淡,几乎毫无?起伏地说。

    他没说这间地下室非经费承宇允许,是不得擅自入内的——尽管他在这里有一张旁观刑罚的小书桌。他兜里有一颗同学送的彩色玻璃球,不小心掉出来滚下了楼梯,在地下室门上砸出“叮”的一声,这种东西是不能让费承宇看见的,他连忙追下去,发现那地下室的门竟然没有关严。

    十岁左右的男孩,自我意识萌芽,好奇心旺盛,基因里就有叛逆的苗头。

    因?此他没经过费承宇允许,走了进去,看见了不该看的东西,正想惊慌失措地逃出去时,听见了费承宇的声音……

    “如果?我没记错,他当时说的是‘在终点站给他们弄几个民房,我给你们钱不是建狗舍用的,难道还要把一堆破铜烂铁当神?兵利器伺候吗?不愿意住就让他们滚,有的是警察等着?抓他们立功呢,以后谁再不小心泄露行踪,连跟他住在一起的人一起陪葬。’”

    费渡在转述费承宇的话时,无?论语气还是肢体语言,都和他平时有微妙的差别,骆闻舟几乎有种错觉,仿佛他是在不由自主地模仿那个男人。他心里隐约觉得不对劲起来——画册计划,那都是十二三年前的事了,费渡那时候才上小学几年级?

    要多深的印象、多少?次的回忆,才能让一个人把童年时候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