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亨伯特·亨伯特 四(第1/4页)  默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郎乔还没闹腾完, 正打算乘胜追击,伙同一?干同事继续围剿骆闻舟,不料一?探头, 正好和那张掉在地上的画像看了个对眼, 吓得她酒意都从毛孔中飞出去了。

    公安系统里有专门做模拟画像的技术人员,其中不乏高手?,相比而言, 这?幅肖像画的画技实在属于初学者水平。但是很奇异的,画中人的神韵意外生, 那张脸好像曾经在绘画人的心里反复描摹过无数次, 忍无可忍,方才借由生硬的笔付诸纸面。

    郎乔:“这?是什么?”

    陶然被骆闻舟一?脚踹翻,略微清醒了一?点,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他扶着沙发站起来, 出去洗了一?把脸,回来和骆闻舟一?起收拾地上的东西:“是莲花山那事吧?老头念叨了一?辈子。”

    “莲花山”不是一座山, 是燕城北郊的地名, 早年属于燕城下辖的县城, 已经于十几年前被划入到燕城市, 成了一?个开发区。

    笔记本的那一页中,除了那幅传神的画像, 还夹了几张泛黄的旧照片,用透明胶条贴在纸页间, 时间太久了,一?碰就往下掉。

    它们有的是画面模糊的生活照,还有时代特色浓郁的照相馆作品——都是荷兰风车的背景布, 夸张的打光,上面的少女笑容有些僵硬,像是曝光时间过长的摆拍。

    照片一?共六张。

    老照片这?东西,说来很奇怪,所有的相纸放上几十年,都是一样的褪色、一?样的泛黄,如果照片上的人幸福美满,那泛黄的旧迹就显得回味悠长、岁月静好,但如果照片上的人后来遭到不测,旁人再回顾他当时的音容,却总能从中看出些许诡异阴沉的气息,好像主人的怨愤与不甘都附着在了静态的图片上,冥冥之中昭示着什么似的。

    “是杨老吗?”郎乔问,“他怎么会管开发区的事?”

    “当时市局有个政策,不满三十五周岁的都得下基层锻炼——要么是去派出所,要么是到当时几个县里,我师父他们去的就是莲花山,在那待了半年多。”骆闻舟小心地捏起照片的边缘,重新夹回笔记本里,“刚去没多久,就遇上了那起案子——你?可能都没听说过?,

    那会我还是学龄前呢。”

    “刚开始有个男人来报案,说孩子丢了。”陶然翻了翻笔记本,除了照片和画像以外,笔记本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纯手?写的,老刑警的字相当漂亮,清秀又有力,有形有体,照片前面的一?页上写着“郭恒”两个字,名字下面画了三行重点线,“对,报案人就是这个郭恒,丢的是他十一?岁的女儿,小名叫‘菲菲’。”

    骆闻舟听到这里,放在一本厚教材上的手?一?顿,纳闷地抬头去看陶然:“你?都喝成这?样了,还记得那女孩叫什么?”

    陶然低头避开他的视线:“听老头念叨多少年了,来龙去脉我都能背下来。”

    常宁平时工作忙,看电视的时间都少,难得近距离地听刑警队的人讲故事,不由得好奇地追问:“后来呢?”

    “那时候家长带孩子普遍不像现在这么走心,十一?二岁的,已经属于大孩子了,平时上学或者去同学家玩,一?般都是跟家长说一?声就跑了,大人也不会一?天到晚围着他们转。”

    “但是郭菲这个小女孩属于特别老实规矩的,上学放学都有固定点钟,晚回来五分钟都能说出正当理由来,学习从来不用家里操心,失踪当天也没什么特别的,她同学说,那天郭菲放学后没在学校逗留,按时回了家,从学校到她家,大概有十五分钟的路程,孩子就是在这十五分钟里丢的。我师父他们沿着她平时走的路来来回回踩了几十遍,那年月路上没有现在这么多监控,但是孩子回家的路没有特别‘背’的地方,当时正是夏天,傍晚天也不是很黑,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