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章 二十年知州(第1/2页)  木子的北宋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笑疯,潮州人,其父商贾出身,薄有家财,尽力使其进学。

    笑疯自幼聪慧,十七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二十八岁进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

    其后朝廷派其沂州为县令牧民,不辞辛劳出入田间,被百姓称为亲父母。

    三十六岁升任沂州知州,阖州百姓皆曰:得父母矣。

    前半截很牛叉,后半截有点掉链子了,老刘在沂州知州任上一口气干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再也没能挪窝……

    不是老刘不努力,关键是沂州这地方先天条件真不行,可以说要啥没啥,只有荒山,无论他怎么努力,百姓们就是富不起来。

    百姓们倒是知足,没口子都夸他好官,不舍得他走,这也直接导致了老刘在大宋官场成为一个异类,大宋在任时间最长的知州,看这架势记录还要继续延长下去。

    有句话不太好听,穷山恶水出刁民,沂州这地方穷,民风淳朴彪悍,认死理儿。

    当初朝廷要提拔老刘,百姓们堵着大门不放,五个老汉当场吞了砒霜,这事儿朝廷都为之震动,最后顺应民意特事特办,老刘连任,一连就连了近二十年。

    在沂州住了这么多年,老刘也认命了,早就把家人接过来了,女儿在当地找了婆家,儿子也娶了当地婆娘,打算将来就埋在这里拉倒了。

    折腾了这么多年,沂州百姓对他很满意,他却觉得很愧疚,还有许多百姓忍冻挨饿,他却无能为力。

    偏偏就在要死心的时候,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密州知州上任路过沂州。

    公文写的清楚,礼部官员木子外放密州,老刘的心思瞬间热了起来。

    木子是近两年大宋的风云人物,有武艺,有本事,有胆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钱。

    木氏在大宋是公认的龙头,而木子是木氏的龙头,这是妥妥的财神爷啊。

    沂州百姓穷,只要木氏的财神爷们来这边走几趟,指头缝里漏出来一些,那不就不穷了嘛。

    木大人悄没声上任,沿途谁都没惊动,想想就理解了,人家到处都有兄弟迎送,不差钱儿。

    老刘把能派的人都撒出去了,生怕木大人一时兴起走小路去密州,各条道路都派了人盯着,这大过年的让人出去挨冻也就是老刘,换了别人谁伺候你?

    终于堵到了……啊……不是……找到了。

    刘知州拎起前摆一溜小跑着喊道:“木帅,木帅,让下官好等啊”。

    跑到近前忙作揖道:“木帅有理”。

    木子连忙把他扶住,“刘大人太客气了,不需多礼,不需多礼”。

    按年纪,老刘做他爹都有富裕了,按官阶,俩人都是知州平级,按学问,老刘中进士的时候木子还没出生呢。

    这么个老前辈大过年的专门跑来,你要说没企图就是哄孩子了。

    换了别人木子扭头就走了,不跟他扯淡,可老刘不一样,一个广东人却在沂州这个北方山沟里待了一辈子,一心为民,这种人不能慢待。

    看到木子低头看他的破靴子,老刘不动声色的拽着官服挡了一下,拉住木子道:“木帅,下官已经备下接风宴,大帅务必赏光”。

    他打听清楚了,木大人不喜官场应酬,可自己有求于人,总不能在大路边求?所以他早就想好了,拉住就不能放手,不能让他跑喽。

    木子被他的过分热情搞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接风宴是必须去的,一个官声很好的老前辈,大过年的专程跑来请你,你好意思不去?

    “刘大人太谦逊了,你我同级,自称下官可使不得”。

    老刘殷勤的指路,“木帅可不止是密州知州,还是京东东路的编练使,再说木帅是礼部外放的清贵,下官是从未进过部堂的俗务官,自称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