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农业工业化的尝试(第2/2页)  兵道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石粮食至少二十石的代价。
    所以,李适的意思就是让巴蜀那边上交尽量上交丝织品来抵税,简单的说就是租庸调制。
    而粮食则尽量存下来,存在汉中地区,为将来打通关中与汉中的桥梁工程时做储备。
    对李适的这个提议张九章倒相当赞赏,因为这样算是因地制宜,进一步的减少巴蜀地区的百姓的纳税成本,怎么说也是一个良政,便开始给巴蜀的官员下达通知。
    说实话,李适在陈郡行政之后,再来秦国地区进行行政,发现秦国的行政陈本很低。
    因为几代秦王的努力,遵纪守法几乎都刻在了大秦人民的基因中。
    任何律法,只要没有直接损害百姓的利益,百姓都非常乐意的进行
    配合。
    同时大秦之内也没有那种盘根错节的世家,顶多也就是有些秦国的遗老遗少存在,只不过那些人现在倒是相当的乖。
    所以,颁布起各种各样的政令,李适能够非常清晰的体会到那种政通人和的感觉。
    某天有空,李适让赢子婴架着马车,来到了将作少府。
    嬴子婴跟王离交谈了一宿,出来后就乖多了,而王离也已经离开了咸阳向云中而去。
    至于王离到底能不能够为嬴子婴获取将来活下来的筹码,怕是除了王离谁也不知道了。
    不过即使如此,嬴子婴却也没有失望,反而心态变得更加的坚韧。
    面对李适让他做驾车的工作,也能心平气和的接受下来,并且驾车技术还算不错。
    李适来到将作少府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如果自己通过军屯能解决令出法随的组织力,那完善机械生产体系,那就只有将作少府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春耕还没开始,军屯营将士们也趁着这段时间尽可能的疏通郑国渠的淤泥,从而等到来年春耕,能让更多田地灌溉到水源,对于绝大多数田地来说有水就能种植。
    而现在李适来到将作少府,便想要知道讲座少府是否能够提供完善的科技支持,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自己就出面指导指导,尽尽穿越者的本分。
    “大王”邓陵矩见到李适到来却也吓了一跳,便连忙前来迎接。
    “进去再说”李适从容不迫的进入这将作少府。
    “诺”邓陵矩回答道:“大王,里面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