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2章 九回肠14(第2/3页)  仵作娇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斋醮之处。

    薄若幽上前仔细查看垂下的锁链,又去看贡台周围的蜡烛,“六七岁孩童身上所有血液加起来不到一钧,而若失血过多,不到两个时辰便会气绝,正合他此番斋醮时辰,锁铐与文瑾身上的伤基本吻合,倘若能找到文瑾遗失的鞋袜和凶器,基本能断定此处便为案发之处。”

    “找到了!”吴襄指着西北方向,“这院子后面有处空地,刚才我们来的时候,发现有一处心动土之地,里面正是文瑾遗失的鞋袜,应该是在他当日弃尸之时遗落在家,后来回来之后才发现只好挖个坑埋掉,此外在外面的衣柜之中,发现了道士穿的天仙洞衣,这般法衣,乃是行大道场才会穿,适才我检查过,上面有血迹。”

    “面具也找到了,不仅找到了那猴王面具,还有当日文瑾带的狐仙面具,还有些别的,你来看——”

    吴襄转身朝外走,薄若幽自然跟上,待走出甬道,方才深深呼出一口气,他带着薄若幽走向暖阁,暖阁内柜阁门皆大开,而靠窗长榻上放着他适才所言的天仙洞衣。

    这件天仙洞衣华美不可方物,对襟无袖披,全衣为紫气东来之色,又用金银线绣着仙鹤麒麟、八卦宝塔,日月星辰等吉祥纹样,在旁另有搜出的道观道巾,而在猴王面具和狐仙面具旁,则放在一只拨浪鼓,一把佩剑和一个造型古朴的三清铃。

    吴襄又道:“还搜出了些鱼鼓,拂尘,阴阳环,都是道家所用法器,与案子有关的便是这些了,拨浪鼓和面具是早前提到的,面具会令人找到的老伯核实,看看是不是出自他之手,这佩剑颇为锋利,剑尖之上有血迹,许是当日刺死者所用,还有这铃铛,不知是否和明公子提到的铃铛声有关——”

    吴襄说着,拿起铃铛摇了一下,铃音清脆悦耳,可刚听到这道铃声,薄若幽便觉有针尖在心头扎了一下似的令她心腔一阵抽痛,她连忙出声,“捕头,人可抓的回来”

    吴襄放下三清铃,“他宅子里的金银和常穿的衣物都不见了,分了两个方向去找,一个去往南下码头,一个去往洛州旱路方向,他有病在身,应当受不住折腾,且问了附近的百姓,说他家里本有一辆青布马车,眼下也不见了,因此只管查马车便是,是好追捕的。”

    薄若幽略微安心,又看这处宅子,宅子看着虽整洁雅致,却并非新宅,“他是去岁被赶出飞云楼的,这宅子是何时置办的?”

    “问过周围的百姓,他们都不知道,一直知道这宅子有人,却没见过宅子主人露面,不过那个挑货郎说,李绅开始在他那里买东西,是今年七月份之后,因为不喜来集市,所以在他那里买些常用之物——”

    “七月之后?”薄若幽蹙眉,“倘若他一直在此,没道理七月之后才开始买,那他早前如何解决温饱?倘若他人不在此处,那在此之前又在哪里?”

    吴襄道:“这些,等将人抓回来审问后便可得知,周围还待走访,这宅子的来路也要在做查证,再等两日必定清楚。”

    吴襄又令薄若幽帮忙看着确认物证,而后便令衙差们收拾将物证带回衙门,薄若幽站在长榻边上,目光不自觉的落在了三清铃上。

    这三清铃高约六寸,黄铜打造,上有“山”字型手柄,下有口径两寸半的铃钟,铃内有舌,铃面上雕刻着经文、符咒和三清神像,光鉴照人,薄若幽鬼使神差得将这三清铃拿了起来,轻轻一摇,清越的铃音便好似灵蛇一般钻入了她耳里,她心口一紧,忙将这铃铛递给了收捡证物的衙差。

    时辰已至子时,暗室内的经幡符文都被摘下,压抑惊悚之感不由得淡了许多,薄若幽进去站在黼黻边上看着,道:“还需得请个道长来看看,看这法坛是否另有玄机。”

    吴襄颔首,“正是如此,我寻思着这人是将文瑾当做祭品了,也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邪门歪道,还偏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