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2章借刀杀人二(第2/3页)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话小声些。”</p>

    老周头:“也就告诉你。”</p>

    周家兄弟这一次动作不小,连杨县令都惊动了,不过他也就默默地看了一会儿。</p>

    最近他们县里突然来了不少的流民,他下去走访了一下,隐约知道自己被坑了。</p>

    但人都送到了眼前,没道理还把人往外推吧?</p>

    于是一边安排劳丁服役,修建水利,给流民们开荒分地,建房子御寒,还要分发赈济粮,把人登记造册纳入罗江县户籍。</p>

    果然,没过多久,杨县令又被人弹劾了。</p>

    有人参他抢人抢功,而且这一次不是附近几个县的县令弹劾他,而是京城里的御史参的。</p>

    杨县令的案头上又多了两本折子,他须得写辩折。</p>

    杨县令叹息,虽然他不怕被人参,但总被人参对他也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的,比如会给朝中的前辈们留下好大喜功的不好印象。</p>

    但谁知道他的冤屈呀,这次真不是他抢人,而是有人把人送到了他跟前,他要是不安置,他觉得会很对不起自己。</p>

    流民安置下来,那就得需要粮种,杨县令便将给京城那边献的麦种减了三分之一,哼,不是喜欢参他吗?</p>

    那就参吧,看谁吃亏。</p>

    如今,罗江县有良种的事已经是过了明路,朝廷都嘉奖过杨县令了,只是还没来得及给他论功行赏。</p>

    既然过了明路,那么好的麦种自然是需要给皇室的庄园,朝廷的司农寺提供一些的。</p>

    所以今年秋收还没结束,朝廷的公文就到了,皇宫甚至还派了一个内侍过来沟通。</p>

    当然,他不止是为皇家庄园来的,还有这个公主,那个皇妃,再那个皇子,他们的庄子都紧缺这样的良种……</p>

    杨县令自然不是白给,但总有人想白拿,所以最近他的心情很不好。</p>

    他的心情一不好,他就想让人家的心情也不好。</p>

    所以这边周家兄弟的第二批粮种才运出去,他就给还住在县城里的内侍说悄悄话,说县内的良种起码被益州城那边取走了一半。</p>

    如今他就是想给他们良种也不能够了,只能先供给皇帝和司农寺。</p>

    内侍震惊了,但看着态度恭敬,面色却很淡然的杨和书,他不敢说出放肆的话。</p>

    这位又不是一般的县令,可不是他能发火儿的。</p>

    他只能堵着一口气启程回京,当然,在回京前,他先有一封信飞回了京城。</p>

    周家兄弟高高兴兴的和唐县令交接了第二批麦种,从他那里领回来两褡裢的银子,又把工钱都发了,然后把车马一还,大家就一块儿乐滋滋的回家去了。</p>

    两趟,周家的存款翻了一番,老周头高兴得差点在银子堆上打滚。</p>

    之所以说是差点儿,因为他们前脚才把钱数了一遍,后脚钱氏就要把钱分给儿子们。</p>

    当然不是全分下去,但也得拿出一半来分,包括这次参与进去的大头二头及二丫都能分到钱,所以要分的还不少。</p>

    老周头照例心疼了一下,然后就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