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决定(第2/3页)  裂石响惊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到院门口。

    “大少爷慢走。”

    “耿叔留步。”

    耿二回身走到书房,看着老爷一直盯着大少爷的背影,笑着说:“大少爷是个有出息的。”

    老爷淡淡的一笑说:“还不够啊,这耿府是要靠他的。”

    “大少爷最像老太爷,性子好,有担当,老爷就等着看吧。”

    “他若是没出息,这耿府就彻底没指望了。他作为耿府的长孙嫡子,注定是要比别人能干的。”

    “大少爷明儿会带回好消息的。”

    “但愿如此。”

    轻寒一旦决定,脑子里的条理马上清晰起来。如今这北京城看似乱的一塌糊涂,各方势力复杂多变,但归根结底还是日本人的势力最强。若是想在北京城里有话语权,谁都绕不开日本人。自己想要做一番事业,绝对绕不开日本人,眼下只能借着日本人的势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父亲让耿二送来的书,轻寒看过之后,感悟颇多,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轻寒心中有事,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这天夜里,轻寒坐在书桌前,再次梳理,对自己的未来做了一番规划后。静下心来,拿起父亲让自己多读两遍的《薛福成传》。

    薛福成,曾在曾国藩幕府办事八年,乃是著名的“曾门四弟子”之一,后又在李鸿章幕府做事,专事外交,任职十年。在出任浙江宁绍台道时,时逢中法战争,亲自指挥了击退法国人的战争。后被光绪帝任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钦差大臣。此人一生忠君爱国,面对列强,坚持原则,刚柔并济,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为大清国争取最大的利益。他清楚的看到了西方各国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优越性,极力呼吁学习西方,取长补短,但绝不盲目崇洋。他反对惊骇他人之强盛而推之过当,也反对堂堂中国何至效法西人,意在摈绝而贬之过严。薛福成认为妄自菲薄与夜郎自大都是不足取的,都不利于中国的发展。国人应该看到本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善于借鉴。只要做到这点,中国因西学之势,而跃于西人之上,就是可能的。薛福成英年早逝,各界人士自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光绪帝深感痛惜,特地下旨,按都御史待遇祭葬薛福成,并令国史馆收集生前事迹,为其立传。薛福成为了大清国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薛福成的一生以己之力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子孙万代都会记住他。

    轻寒听了父亲的话,反复读了这本书,深刻体会了这位大谋士的思想,整理了自己的想法,轻寒觉得以自己所学成为一代名仕是绝对没问题的。

    不知不觉夜色渐深,石头进来低声说:“夜了,大少爷休息吧。”

    轻寒抬头看看天色说:“什么时辰了?”

    “已经戌时了。”

    “还早,我再看会儿。”

    “大哥,我能进来吗?”

    轻寒有些意外,自言自语道:“三弟,怎么回事?”

    石头茫然的摇摇头,轻寒急忙大声说:“三弟,快些进来。”

    早春的夜晚还是有些冷,不散又穿着单衣。轻寒皱着眉头看着不散略显苍白的脸,不悦的说:“也不知穿厚点,石头,去拿件夹袄来。”

    “大哥,不用,屋里不冷。”

    “这么晚了,怎么就过来了?”

    “刚从二哥那里过来,有些事想着早着跟大哥说说,就急着过来了。”

    不散说着话看轻寒的脸色难看起来,心里一急就说:“大哥听我说,舅舅家的事不是二哥做的。”

    “不散这么晚了急着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我知道了,已经夜了,不散早些回去歇着吧。”

    “大哥,你听我说……”

    “好了,不散,大哥知道了,不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