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九章拿回来(第1/3页)  至尊神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樊立成疯了。

    在李德铭的去留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樊立成直接就把矛头对准了同属常委之列的朱益名,而朱益名这个人颇为特殊,他的基层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几乎全省所有的地级市他都有任职经历,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是已经在清源工作时间超过了20年,根基非常扎实,最为反常的是,朱益名与樊立成的私交还相当不错。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朱益名,朱益名显得气定神闲,摘下了老花镜,轻轻咳嗽了一声,;各位,我来说几句。

    朱益名今年快六十岁了,他在副省级这个级别上时间只有区区五六年的光景,两年前才入的常委,在退休之前再提一个级别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他对仕途的热情并不高。樊立成这把火烧了过来,他当然不可能任由拿捏,;1995年我时任省城林湖区区委书记,清源矿业公司的总部就在我的辖下,当时全国的国有企业转制风潮大家都经历过,我不赘述,我想说的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结果。当时罗氏拿下矿业公司是花了很大代价的,这个代价最集中的表现在对于下岗工人的安置方面,我这里有一份统计数据,请大家过目。

    朱益名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资料,让会务人员分发到每一位参会者的手中,不知是他准备不充分还是怎的,竟是少了一份,甩手将自己面前的这份给了出去,继续侃侃而谈,;这份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罗氏收购矿业公司的情况,请大家关注两组数据,一组是当时工人领取下岗补助的所谓‘遣散费’,普遍在10000元至15000元之间,人均补助达12873元,按照当时清源省的物价水平,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其它国有企业转制补助,而且足额发放,没有出现拖欠情况。还有一组,是关于罗氏集团成立之后收购产业以及经营情况,两条,一是收购资金总体平衡,横向比较略高于平均水平,二是经营过程中注重对稀缺资源的保护利用,特别是稀有金属的开采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没有发现低价输出资源套现的情况。

    樊立成非常认真地翻阅手中的资料,前后反复比对之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其他人的表情也是大同小异。

    朱益名又补充道,;林湖区矿业公司转制一案,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数以千计的矿工得到了比较妥善的处置,罗氏集团又吸纳了其中大部分的工人继续为企业服务,包括原公司负责人左临川。客观地说,罗氏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为林湖区、为省城的社会安定是作出了贡献的。

    在座的都是人精,他们非常清楚在那个时代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程度,罗氏集团在当时确实为清源省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也为此后的改革提供了极有借鉴意义的模板,尽管从现在的眼光看待,罗氏的付出相对于得到的回报仍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人都有阴暗的一面,谁都不可能永远生活在阳光下。由于罗氏集团迅速崛起,不可避免地会向政府渗透,而且罗氏的渗透很彻底,投资的方向大多集中在地市层面,选择年轻的潜力股,通过投资来为之增添政绩和发言权重,这部分官员的升迁就将意味着在更高层面会给罗氏带来更大的利益。

    朱益名曾是罗氏极力拉拢的对象,尽管与罗氏关系密切,但是他的情商智商都很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住了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因此他对樊立成的;发难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担忧或者惊慌,在抛出事实依据之后,开始反击,;樊省长,此时我觉得有必要再多说几句,我们政法委条线上的同志,整理的这份资料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但是我想说,这份名单欠缺考虑,难道是因为我当时是林湖区的书记,所以我就榜上有名了吗?

    政法委书记默不作声,根本不接茬儿。

    ;益名同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