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章 盐湖(第1/2页)  大明逆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火器的重要性不止是朱慈烺知道,黄台吉也了解。当年他爹努尔哈赤野战无敌手,可是遇到明军守城战的时候,清兵显然就不行了。

    面对如雷轰似电闪的大炮,八旗军队死伤狼藉。大炮,不是冷兵器的军队所能抵挡得住的。

    辽东军的训练差不多了,接下来朱慈烺要进行他的下一步计划。

    钱,放在仓库里只会不断的贬值。钱不是存起来的,而是要以钱养钱,让手里的钱变成更多的钱。

    虽然他贪了一千万两白银,可是烧钱的速度还是超出了朱慈烺的想象。尤其是虎贲营、东宫卫、辽东军的演习中,烧掉了大把的银两。

    难怪朝廷无能为力,不是崇祯皇帝不想练兵。没钱,你练个锤子。

    明末的危机,从根本上讲是财政危机。甚至于,崇祯想过用裁军的方式减轻财政开支。比如,蓟密永新军裁汰,直接导致了部分被汰兵阴谋作乱,在后金兵犯蓟之际,乘机叛明。

    病急乱投医的崇祯皇帝,是做出了许多看似无奈实则无脑的举动。朱慈烺贪污来的钱,已经不多了。

    盐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障。朱慈烺,他把目光瞄准了大明的一块宝地,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这时候的大明西北军政实力衰弱,蒙古人从漠北、西域都能一路迁徙,沿着水草丰美的河西道、青海道,来到青海。

    漠西蒙古卫拉特部的固始汗就占领青海,后来,他派遣使者向辽东的黄台吉归顺。

    但卫拉特部的固始汗在青海的势力并不强,朱慈烺决定把青海夺回来。占据茶卡盐湖,以此为目的,从茶卡盐湖往境内贩盐。

    明代生产的盐,类似解池这样的盐湖出产的只占一小部分,此外还有四川等地的井盐也占据了部分市场,但最主要的还是是沿海地区的海盐。

    明代尚未大量采用后世的晒盐技术,而是采用煮盐、煎盐的方式来进行生产,产量有限,质量也较粗糙,价格却并不便宜。而且,海盐需要大量人力,称为“盐丁”,其生活非常悲惨。

    多事之秋,朱慈烺没有精力去沿海教授百姓晒盐技术。再者说了,晒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茶卡盐湖的盐就不一样了,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

    也就是说,茶卡盐湖的盐是可以直接提取的,捞起来就是食盐。干净、无杂质,大青盐除了作为食盐,还可作为一味中药,具有泻热、凉血、明目、润燥的作用,乃至用于治疗肾病等。

    青海属于荒凉之地,此地几乎没有什么军事实力。大明想夺取茶卡盐湖的统治权,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

    朱慈烺决定把这件事交给宋献策,让他驻守西宁,负责贩盐。

    范永斗府邸,如今朱慈烺的军事大本营。

    府厅内,朱慈烺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本宫想夺取土默特部的青海,不知诸位,你们有什么想法。”

    幕僚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什么会对一处不毛之地的青海这么感兴趣。

    李岩看了看大明边防图,皱眉道:“太子殿下,咱们的威胁在于辽东的建奴鞑子,还有关内的流寇。此土默特部地广人稀,没有什么值得获取的东西,咱们舍本逐末的夺取这里,有什么意义?”

    宋献策也跟着说道:“是啊殿下,那边不是有西宁卫驻守吗,已经足够了。咱们要这些不毛之地做什么,将来击败黄台吉,荡平关内流寇的时候。对于这些蛮荒之地,咱们再派兵收复不迟啊。”

    青海西藏地区,对于当时的大明朝看来没有什么意义。让他们臣服足以,征讨是完全没必要。因为,在大明看来这都是一些不毛之地,获取不到什么资源,要了也只是个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