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第2/3页)  菩提渡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前是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的,直到她看到元叔达将目光放在荣枯的木屐上,她才恍然想起这双新鞋用草绳勒住脚踝,上山的路难走,一上一下,定是要磨出水泡的。

    故而向元容讨要了紫草膏。

    ——反正这话得她来说,叔达比她先注意到也得她先。

    她就是借花献佛,不讲道理。

    荣枯也坐到廊下,脱下鞋袜将元容拿出来的紫草膏涂在脚踝上磨出来的水泡。

    廊下的沙瓶里咕嘟咕嘟煮着豆粥,荣枯粗通写些草药,受了紫草膏,便提出帮元容整理新才来的

    外头又开始下雨,李安然有一搭没一搭的滚着用来压草药的石球“叔达啊,再过至少一个月,我就该回天京了,你去不去太学,给个准信吧。”

    “你磨了我两年,我当年怎么回你的,如今也怎么回你。”元容拿过切药刀,将手上的甘草根切成一段段。

    “你那套前朝遗孤的囫囵话,孤已经听烦了,再说了,周的前朝是后梁,不是魏。”李安然把手肘撑在膝盖上,一张脸拉得老长。

    当今圣上经常教训她表情太多,丝毫没有王爷威仪。

    反正她觉得冷着张脸,让全天京的人都怕她没多大意思,多笑笑才好,多笑笑不容易长白头发。

    元容叹气“有时候真觉得殿下脑中有疾,要多喝几贴核桃膏煎水才是。”

    后梁只有六年,哪有绵延三百年的魏朝王室影响深远。

    把他请出来做太学师,不怕他趁机在朝中培植势力吗?

    李安然正坐“叔达是真博学,孤才会这样恬着脸来请先生。”

    “太学之中,已经有徐、蔡两位大儒讲学,又何必让我再去献丑呢?”元容推拒道。

    “徐、蔡两位大儒年事已高,又在西凉受了不少鸟气,我叫他俩给我教东胡来的稚生汉学,他俩能先把我喷死。”想到这里,李安然忍不住捂住了脸。

    元容哭笑不得。

    他到是真不在乎自己的学生是东胡人,还是西凉人。

    “更何况。”李安然危襟正坐,将双手放在膝盖上,“孤需要帮手,越多越好。”

    一边的荣枯收拾好了手上的药材,扭头去看煮着豆粥的沙瓶,耳朵却微动。

    “孤十三岁那年,带着两个扈从便从天京奔袭狼居关,途中曾见一老丈,耕种一亩薄田。老丈面黄肌瘦,稚子绕膝哭饥。孤一时心软,给了那孩子两个粗麦饼,问老丈换了一瓢水喝。”

    “我与那老丈坐在田埂上聊了一会,彼时我年轻气盛,发下‘愿天下无饥馑’的宏愿。”

    “那老丈问我‘倘若给小公子一个州府,你能让一个州府的人不挨饿吗?’”

    “我思忖良久,自觉不能。”

    “那老丈又问我‘那,倘若是一个县?一里乡呢?’”

    “我细思之下,顿觉羞愧不已。——以我一己之力,治理一乡尚不能保证乡民无饥馑,我又如何能发下‘愿天下无饥馑’的宏愿呢?”

    元容沉默。

    荣枯打开沙瓶的盖子,用竹筷搅了搅里头的豆粥“发宏愿而躬行,恰如煮豆粥,豆子坚硬,要慢慢煮才能逐渐酥软,若只是有此想法,却不行动,就像是不将种子种入泥土,却期望它秋收之时结出粟米一样。”

    李安然浅笑“但孤要做的太多,孤的宏愿太多,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所以孤想要帮手。”

    元容沉默良久,半晌才道“若是没有帮手呢?”

    李安然梗直了脖子,一双眼睛灼灼如东天的太白星“那我就去求,去教,去培养。终有一日,我要往前走的时候,身后会跟上越来越多的人。”

    元容怔怔的看着她,突然觉得眼睛有些干热“即使是我这样的前朝余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