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天道(十一)(第3/4页)  归真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华了不少。转身遇离去,忽见一挑着担子的妇人行到那布粥处,放下担子道:“师父,这是我今日挖的地瓜,摘的野菜。现在交予你们了,你们拿去赈灾吧!”

    一位小僧收了妇人的地瓜、野菜,舀了一碗粥给妇人,说道:“大娘,谢谢你。你忙了一天,肯定饿了,喝碗粥吧?”妇人摇了摇头,拒绝道:“我不需要。我有手有脚,饿不死自己,更何况有地瓜可吃,野菜可食,你还是将这碗粥给他们吧。”说罢,指了指一旁的难民,挑着担子转身离去。

    神灸夜听闻这妇人和小僧的对话,心知这妇人家境贫寒,又见其穿着朴素,身上闪着佛光,不由一惊。心道,这妇人莫非是哪路神佛伪装的不成,遂跟在妇人身后欲探个究竟。

    这妇人挑着担子到了郊外的一土房中,神灸夜瞧了一眼,见这屋内家徒四壁,有一石头砌的坑,铺着坚硬的木板,便是那妇人的床,而床上有两物,一个是木头做的枕头;一个是不知用了多久,看上去有些破的蓑衣。问一邻居大娘,得知这妇人姓张,无儿无女,丈夫不幸死于这场瘟疫中,见寺庙布粥,便每日到山里采摘瓜果、野菜给那寺庙送去,而自己一日仅两个地瓜果脯。

    “原来是一大善之人。”

    神灸夜闻听此言,方知那妇人身上的佛光乃是大善所致,便趁妇人不注意,在她门前丢下十两银子,欲助她脱贫。可惜,神灸夜未来得及离去,那妇人发现地上的银子后,虽捡了起来,却挨个串门问是谁丢的。神灸夜深觉头疼,遂传音给妇人,说道:“张氏,尔等清贫之人,却不忘布施寺庙,赈济百姓。这银两是赏赐于你的,勿要推辞。”

    妇人闻听此言,向天拜了三拜,将银两收了起来。神灸夜见此,方安心,正欲离去。忽见那妇人将银两揣入袖中,急匆匆的出了门。神灸夜跟上去一瞧,见这妇人竟是到布施的庙中,将这银两给布施了出去。妇人道:“小师父,我今日得天恩赐,得了这十两银子。我用不上,望你们拿去,救助更多的人。”

    神灸夜不由一叹,“果然是一位大善人啊。”遂不打算再帮这妇人脱贫。心道,这妇人百年后会荣升天界,现在的贫困反而会让她身子变轻,以后上天容易许多。

    神灸夜抬头望了望,见天色已暗,遂向金陵学府走去。路上,遇见一位渔夫在和妻子对话,其妻道:“你今天出去了一天,怎的只打回来这一条鱼?”渔夫道:“那些鱼太小,我全给放了。有这鱼可食,已是老天恩赐。”

    神灸夜透过窗户远远的看见,这渔夫家有一儿一女。此时,这一家四口正围坐在一张木桌上吃鱼。渔夫和妻子舍不得吃,频频将鱼肉夹到俩个孩子的碗中。俩个孩子虽然对碗里的鱼肉垂涎欲滴,但纷纷将碗里的鱼肉又分别夹给了渔夫和其妻,并道:“娘、爹,我们不饿,你们吃吧。”渔夫和其妻颇为感动,连连说道:“好,好,好,我们吃,我们吃。你们也吃,你们也吃。”说罢,分别吃了一块鱼肉,孩子们方才动筷。

    神灸夜瞧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觉得颇为温馨。不觉间到了金陵学府的山门脚下,忽听道“哦哦”的兽吼声,寻声望去,却什么也发现。转身,欲往山上行去,那“哦哦”的兽吼声又响了起来。神灸夜定睛一瞧,见这山脚下的一棵老槐树下,杂草中有一尊石狮子,便走到石狮旁,问道:“是你在唤我么?”石狮未说话,却先落了泪。那豆大的泪珠落在地上,发出犹如金属一般的脆响。

    神灸夜震惊不已,忙道:“石狮,汝因何事而落泪啊?莫非,汝有血海深仇?”石狮不语,又落一泪。神灸夜道:“难道,你有千古奇怨?”石狮仍不语。神灸夜摸着石狮的头道:“石狮啊,石狮,千百年来,你经严寒酷暑,遭狂风暴雨,受诸多磨难,也未曾落过泪。今日,怎得这般伤心?”

    石狮道:“上仙,你有所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