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对手出现(第1/5页)  锦绣农门:我的夫君是东厂督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费了许多功夫,文欣才从竹林深处勉强淘出几株小竹笋。

    竹笋零散地摊放在簸箕里,荆禾用锄头一挑,扛起簸箕后,掸了掸身上的泥土。

    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他回头道了一句:

    “咱们先回去,附近也不只这一片竹林,明个儿我上别处寻寻,师傅你别急。”

    庚子冷着一张小脸,唇线抿得紧紧的,听着荆禾这般说,添了一句:

    “爹说滩头村涝,发着湿气才成了这片竹林,再往西边走都是旱田了。”

    说完,他拧着眉峰偏首看了眼文欣,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下,他的眼底似乎有些忧虑的担心。

    怕文欣难过灰心,于是,他强迫自己尽量“可爱”一些,挤出一丝笑,安慰道:

    “或许我爹也是瞎说的,我跟着荆禾大哥一起去,竹林哪里不能有?”

    文欣晓得他们宽慰的心意,只轻叹了声,不再说丧气话:

    “不急,家里还腌着好几坛,这个月应付也该够了的——走,我们先家去。”

    庚子点了点头,弯腰拾起地上的镰刀,跟着荆禾往竹林外走去。

    文欣走在最后,在他们瞧不见的时候,她一点点颦起了眉头。

    她倒不是担心笋子来处的问题,毕竟是贱物,有心去找,哪里都能挖到——虽不至于像这里有这么大一片竹林,但找些竹笋子还是件简单事儿。

    怕就怕那个钱氏贪多又嚼不烂,会大量腌制粗糙的笋子,然后卖到京城各个酒家铺子去!

    这年头农货没有什么商标概念,大家本就图个新鲜劲儿,现在叫钱氏这一搅和,恐怕也会坏了樊楼的名声,从而彻底黄了她与玉娘的生意。

    沉默着,她一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心烦意乱的。

    *

    回到西林院子。

    文欣脚还未迈进,便听见里头有妇人高声说笑的声音。那声音得意又张扬,刮刺着文欣的耳膜,让她浑身上下没处舒坦地儿。

    那样令人厌烦和嫌恶,除了老秦家的钱氏,还能有谁?

    她又来干什么?

    钱氏一身簇新的裙衫,水红色的裙边儿,脸上涂脂抹粉,鬓角处还缀了朵红彤彤的绢花,整个人俗气的不行。

    她正说笑着回头,恰好也看见了文欣。

    钱氏见文欣一身灰扑扑的,竹篾簸箕里只装了没几个竹笋,心下了然。

    眼角处堆砌的笑意便越加明显,她实在想张口大笑一番,只想起自己还豁着口的门牙,这才收敛些,只捂着嘴笑道:

    “唷,深丫头回来啦,怎么灰头土脸的,还满身屎臭味呢,去挖笋子啦?哎哟怎么不早说呀,你不藏着掖着自己偷摸着发财,我怎么会误打误撞挖光了笋子,这不伤了咱们亲戚的情分么?”

    看着钱氏这一副嘴脸,文欣真的很想一锄头往她脑袋上挥去!

    什么玩意,我还没来找你算账,你倒自己凑上门来挑衅?

    只是大殷律法森严,对建州人法外开恩,对低等的汉人严刑峻法。汉人别说杀人伤人了,就是偷窃之罪,那也是要流放苦寒地,甚至会牵连族里、村里,与连坐论罪并没有什么区别。

    文欣不想为了贱人,还要连累自家受累蹲大狱,便打消了动手的念头。

    深吸一口气,她用尽最后一丝教养,冷冷道:

    “天色不早了,婶子该家去做饭了,免不得奶奶又该说你偷奸耍滑,最后倒成了是我害得你。”

    说罢,便不理睬人,扭头看向娘亲廖氏,紧接着说了句:

    “娘,晚上起风,竹林叫几只狗刨得都是土渣子,咱家在下风口,一吹一嘴泥——晚饭就不摆院子里,咱们关上门进堂屋里头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