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83章 平夷城内的变化(第2/3页)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几位的产业吧?”    曹真笑眯眯的看向申屠义。    申屠义呵呵笑道:“鱼兄弟果然聪慧,一度楼确实是我的家业。鱼兄弟放心,我们在鱼兄弟庇佑下做生意,税钱一分钱也不会拖欠。”    鱼禾点点头,没有再多言。    皮肉生意放在后世,那是严打严禁的,放在古代,那就是一门生意。    只要不逼良为娼、偷税漏税、明目张胆的贩卖人口,人家就能光明正大的打开门做生意。    鱼禾又不是什么圣人,自然不会禁止这些行当出现在平夷。    人家申屠义也说了,税钱一文不少,算是给足了鱼禾面子,鱼禾还能怎样?    鱼禾跨马继续前行,绕过了主街,进入主街和县衙街拐角的时候,就看到了两家生意十分红火的铺子。    一家干果铺子、一家香料铺子。    一群又一群围着兽皮裙的山民,背着一袋袋山中野果进入干货铺子,没过多久就拿着一串串铜钱兴高采烈的离开了铺子。    一群群大户人家的仆人,拿着成串成串的铜钱进入香料铺子,提着一小包一小包的香料离开了铺子。    鱼禾侧头看向了身边的阴识,笑着道:“你的生意?”    平夷城内的大户虽然开设了许多铺子,可是没有一家上档次上规模的香料铺子。    平夷城内买香料的,大多都是一些游商。    如今出现了一家上档次成规模的香料铺子,还在干果铺子旁边,那么必然是阴识的生意。    古代的香料十分珍贵,寻常百姓家几乎是用不起,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起。    所以能开设香料铺子的人,实力必然雄厚,而且还得有充足的货源。    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曹真几人。    而曹真几人如今是利益共同体,他们会尽可能的避免跟其他人抢生意,也会尽可能的避免跟其他人的铺子开设在一处位置。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减少摩擦,共同维护他们的利益共同。    有人或许会觉得,两个不相干的行业开设在一起,根本不存在抢生意的事情,所以不存在摩擦。    那么就错了。    两个不相干的行业开设在一起,确实不会存在互相抢生意的事情,但依旧会存在摩擦。    比如,一家成衣铺子边上开设了一家香料店。    成衣铺子里的衣服穿出去以后一股香料味,那生意还怎么做?    再比如,一家药铺旁边开设了一间棺材铺,那谁还敢去药铺买药?    再比如,两家铺子的管事皆是小心眼的人,他们也许会因为一块拴马石产生争执,最后闹的不可开交。    所以,曹真几个人会避免几家的生意出现在同一条街,或者间隔太近。    如此两桩生意是相辅相成的,不然不会有太大交际。    所以,能够开设在阴氏干果铺子边上的香料铺子,必然是阴氏的香料铺子。    阴识面含笑意,点着头道:“鱼兄弟之前租借了我好几家铺子,开设了干果铺子以后,其他铺子也不能闲着,所以我就做了香料生意。”    鱼禾感慨道:“短短月余,你的生意就做的风生水起,你很厉害啊。”    阴识含蓄的一笑,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被认可的骄傲,这让鱼禾有些意外。    鱼禾猜测,干果铺子和香料铺子生意如此兴隆,恐怕不仅仅是阴识一个人的功劳。    所以阴识没有因此骄傲。    具体是怎么回事,鱼禾没有刨根问底。    鱼禾继续策马前行,一路上看到了不少生意不错的铺子,还看到了四海镖行的人押着镖车,在往铺子里运货。    鱼禾一行赶到了县衙门口,鱼禾看向曹真等人感叹道:“我才出去一个月,你们就差点将平夷给瓜分了啊。”    鱼禾仔细观察过,平夷城内那些新开设的铺子,大多有曹真几个人的身影在其中。    曹真几个人听出了鱼禾只是一句感慨,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    曹真感慨道:“鱼兄弟精通做生意,自然了解生意人的处境。生意人在朝廷治下的其他地方,没有半点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