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医馆行医(第1/2页)  王妃吃香喝辣搞事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八十六章 医馆行医

    灰暗的天空蒙蒙亮,几声鸡鸣划破了天空弥漫的雾气,原本遮挡住太阳的云朵慢慢散去,集市上的小摊贩渐渐多了起来。

    一对夫妻在地上放了几个筐,上面搭上架子,再一层层摞好又大又圆的包子屉,开始蒸包子,准备天大亮后,开始迎接来往的客人;屠夫大叔正在小巷的拐角用大刀切着猪肉,手起刀落,猪骨发出清脆的断裂声;商铺的大婶儿们、伙计们前前后后地忙碌着,还没吃早饭的小伙计嘴里叼着块蒸饼,蹲在角落里快速地咀嚼着。

    谭洛一大早便离开了王府,坐着马车往达康医馆驶去,一路上,看着街道两旁忙碌的夫妇和帮工们,感觉好不热闹。

    到了医馆,学徒们已经清扫好了门厅和院落,正在往草编的大盘子里放上各类药材,准备太阳出来的时候晾晒。

    “文义,在医馆门口摆上一张桌子。”谭洛走进医馆,向正在擦柜台的刘文义说道。

    “阿洛姐,今个儿您要出诊吗?”

    谭洛点点头。

    “太好了!小菊,快来帮忙摆桌子和椅子!”刘文义兴奋地喊道。

    不一会儿,医馆门前就摆好了一张桌子和一只木凳,桌子上放着一个小垫子,用来诊脉,还有笔墨纸砚,用来写药方。小菊还支起了一张布条,上面写着“医馆义诊”四个大字。

    谭洛带好面纱,坐在了凳子上,等着来往的病人来问诊。

    “谭大夫,请问,呃,是谭大夫吗?”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婆婆提着一个小小的菜篮子走了过来,犹犹豫豫地问着。

    见谭洛点点头,老婆婆的眼中露出喜色,“诶呦,我这还没老眼昏花,是谭大夫,真好啊,太好了,老妇真是许久没见你了。”

    说着,老婆婆把菜篮子放在了桌子上,小菊接过老婆婆的拐杖。

    “薛婆婆,许久不见,身体还好吗?”

    “哎,一把老骨头了,没病没灾的,就挺好。”薛婆婆的牙齿基本都掉光了,讲起话来也不是很清楚。

    谭洛少年时期在医馆帮工,治好了不少小姐、夫人、婆婆们的病症,尤其是妇科疾病和不孕之症,因此,颇受医馆熟客的敬重与欢迎。

    谭洛示意薛婆婆坐下,待薛婆婆坐好后,她将手搭在了薛婆婆的手腕处,细细感受着。

    “薛婆婆,最近睡眠怎么样?”真好脉后,谭洛开始写药方。

    “夜里不会起夜,只不过,就是入睡比较难。”

    “您呀,平日里,要多出来走动走动,不要想太多的事情,儿孙自有儿孙福,薛婆婆不必为儿孙担忧。”

    谭洛给病人们看病,也能大概看出来病人的心病,偶尔遇到熟识的病人,还会好言好语地劝上两句。

    “谭大夫说的是,老妇记住了,我这大儿媳和二儿媳相处的不对付,总是吵嘴,我呀,也快搬到我的小院儿去住了,到时候也就清净了。”

    谭洛点点头,“给您开几副汤药,您回去每天两次按时喝。”

    “好。”

    “小菊,让文义去抓药,竹茹二钱、枳实麸二钱、陈皮三钱、甘草一钱、茯苓九钱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是,阿洛姐。”

    小菊带着薛婆婆往里面走。

    “多谢,有劳了。”薛婆婆慢慢地站起身,在小菊的搀扶下往里面走。

    ……

    在外面坐了一会儿,诊治了几位病人,便到了午膳时间,谭洛陪着陈柏爷爷用了午膳后,走到院子里,坐在摇椅上休息。

    “阿洛姐,医馆外面的墙角躺着一个人。”

    谭洛从院子里面走出来,看了看外面,大街上的人很少,她顺着刘文义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墙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