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1、番外1(第1/3页)  汴京小厨娘(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兴六年,刘景年调任两浙路查访使,提举农田水利、保甲公事,李维与其久别重逢,特地在杭州郊外的别苑设宴款待。

    李维的别苑位于西溪附近,地方不大,亦没有太多装饰,但有溪水茂林点缀其间,倒也颇有田园之趣。

    用完了薛盈亲手准备的午餐后,刘景年觉得腹内饱涨无比,信步走到池塘边消食。

    这时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走过来,好奇地看了他一会儿,问道:“阁下是那位呀?”

    刘景年观其形容打扮,知道他就是李维的独子李睿,忙笑道:“我是你刘世叔呀,你爹爹请我来吃酒,顺便到园子里来逛逛。”

    李睿好奇道:“刘世叔?我没听爹爹提起过你呀?”

    刘景年忍不住腹诽:这个李维,果然一如既往地小心眼啊。笑笑道:“我不仅认识你爹爹,我还认识你娘呢,不信你回去问问她,她肯定记得我。”

    李睿听刘景年这么说,也就放下戒备,他很快注意到了刘景年手里的那把竹丝扇,编排为扇面的竹篾丝细如毫芒,薄如蝉翼,散发出丝绸般的光芒,上面刻了几名正在嬉戏的孩童,当真栩栩如生。

    李睿感叹道:“刘世叔,这扇子真好看。上面的画是你画的吗?”

    刘景年笑笑道:“是匠人以我的《婴戏图》为底本编织而成的。你若是喜欢,我把它送你好了。”

    “真的呀。”李睿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欢喜:“谢谢刘世叔,你真的太好了。”

    李睿接过那把竹丝扇,好奇地用手摸了摸,绵软而细腻,是织锦一般的触感,忍不住问道:“刘世叔,这扇子真的是用竹丝做的吗?”

    “那是自然。”刘景年耐心向他解释:“制作竹丝扇要选用一年青黄竹,还得用清水灌养,接着匀花、刮青、起薄、清刮,才成达到纤细如丝的效果。”

    正在这时,李府的下人过来了,笑着催促刘景年道:“刘学士,家主催您赶紧回去呢,说得了一坛上好的玉冰烧,邀您一起品尝。”

    刘景年纵使吃饱了,也抵挡不住玉冰烧的诱惑,忙跟着去了。

    下午送走一众宾客后,李维惦记着儿子的功课,便亲自去书房查看。没想到李睿竟然在那里聚精会神地把玩一把扇子。

    李维眉头轻皱道:“你的大字写完了没有?就在这里玩物丧志,浪费大好光阴。”

    李睿人小鬼大,早就摸准了爹爹的脾气,虽然教训的语气一贯严厉,可也不怎么舍得责罚他,笑笑道:“写完了,要不我也不敢玩呀。”

    李维仔细看过儿子的字,工整规矩,在他这样的年纪已是难得,这才放缓了语气道:“这也罢了。终究是刻板有余,灵气不足,还需勤学苦练才是。我像你这么大时,练字每隔几天就要写废一只笔,也没少挨程先生的教训。”

    “儿子记下了。”李睿是个识时务的人,对于爹爹喋喋不休的教导,一向应答得很快,至于接下来怎么做,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这时李维也注意道书案上那把扇子,问道:“这扇子看上去很别致,是你娘给你的吗?”

    李睿笑道:“爹爹也觉得这扇子好?是刘世叔送给我的呢。他说和爹爹母亲都很熟。刘世叔还会画画,扇子上面的婴戏图就是他画的,爹爹你看多好看。”

    李维的面色不易觉察地一沉,忽又淡淡一笑问:“你喜欢刘世叔?”

    李睿随口道:“喜欢啊,刘世叔把他心爱的扇子送给我,是个大好人。”

    正在这时,李维的贴身侍从郑良前来请示道:“阿郎,夫人说晚餐准备好了,请您和衙内过去用饭呢。”

    “哎呀,正好我也饿了。”李睿忙起身道:“爹爹,我们快去找娘娘吧。”临走还不忘把那把竹丝扇带上。

    李维沉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