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第1章(第1/3页)  汴京小厨娘(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每日寅时整,是薛盈雷打不动的起身时间,作为汴京小有名气的瓠羹店店主,她必须提早准备好食材。

    薛家瓠羹店门口长年摆着一锅老汤,是用羊腿肉加草果、茴香熬制而成的。薛盈雇来的帮厨兼行菜沈瑶比她起的更早,已经将老汤再次加热烧开了,奶白色的汤汁翻滚,羊肉特有的香味扑面而来。

    沈瑶见薛盈起身,忙上前道:“薛娘子,汤中的浮沫我刚才已经撇去了,羊肉、嫩瓠子和葱白也洗净切好了,就等您下厨了。”

    “真是辛苦你了。”薛盈很庆幸收了沈瑶这样一个徒弟,别看老实话不多,可勤奋好学,是她不可或缺的帮手。

    为了方便干活儿,薛盈一向打扮得很利落,头挽高髻,身着淡紫色紧袖宽领衫,越发显得面色莹白如玉,身材高挑匀称。

    薛盈开始烤制胡饼。将事先准备好的老面取出来,待起发后,混上新和好的面等到再次起发,然后将面团揪成大小适中的剂子,用面杖碾开后刷上菜籽油、花椒粉和盐,又粘上一层密密的芝麻,面粉的清香与芝麻的油香混在一起,让人期待它入炉烤制好的样子。

    薛家瓠羹店位于御街南侧,临近州桥码头,是汴京城不折不扣的黄金地段。都人一向起得早,这个时候,赶早做生意的商贩和工匠们都已经出门了。

    薛家瓠羹店也迎来了第一批客人,这些人多半是回头客。“沈娘子,像往常一样来一碗瓠羹加胡饼。”一位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道。

    “好嘞。”沈瑶忙招呼客人入内就座。这边薛盈也开始烹制瓠羹。起锅加少许菜籽油,将刚才准备好的葱段、瓠子和羊肉片下锅加醋翻炒,断生后倒入大锅内的羊肉汤,熬制多年的老汤已经足够鲜美,出锅前只需要撒一点点盐和胡椒粉就可以了。

    等到食物端上来,那中年商贾想是饿极了,也顾不上烫,拿起汤匙便开始喝汤,他不由眯起了眼:果然还是自己熟悉的味道,汤头鲜美,又丝毫没有膻气,在寒冷的早晨喝上一口,顿时觉得五脏六腑都熨帖起来。

    他随口尝了一片羊肉,已经煮得很烂了,入口即化,而瓠子清爽脆嫩,又咬了一口胡饼,混着芝麻的外皮又香又脆,里层软嫩扎实,与瓠羹简直是绝配。

    风卷残云间,中年商贾便把面前的食物一扫而光。他满意地擦了擦额头冒出的汗,笑问薛盈道:“薛娘子,我也算是这里的老主顾了。你家的瓠羹真是绝了,我回去让贱内仿做,却总是差了点味道。你能告诉我有什么诀窍吗?”

    薛慕一面忙着处理羊骨,一面笑道:“是羊肉的原因,我家瓠羹店选用的是河西羊,吃当地的沙葱,自然而然解了膻气。”

    中年商贾又问:“我尝着这汤头味道也很好呢,是有另加什么调料吗?”

    坊间有特色的食铺都有自己的配方,一向是秘而不宣的,他却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沈瑶暗自皱眉,刚要上前说些什么,却见薛盈已经麻利地给他添了些汤,笑笑道:“这瓠羹家里做起来确实麻烦,客官要是想吃,随时过来就可以,我会给您加料的。”

    中年商贾见薛盈这样一个年轻俏丽娘子对自己温言软语,当下也顾不得寻根究底,笑笑道:“薛娘子好口才,怪不得生意这么红火。”言罢便埋头喝汤了。

    这时店里的客人已经快坐满了。一位身着狭身短衣的青年男子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走入店内,犹豫着问道:“贵店除了卖瓠羹,还有别的便宜点的吃食吗?”

    沈瑶看他的打扮,八成是卖苦力的劳工,忙道:“还有血粉羹,一碗只需十五文钱,配胡饼吃最好,客官要不要尝一尝?”

    青年男子迟疑片刻道:“那就给我们来二张胡饼,一碗血粉羹。”

    国朝疆域不及前代辽阔,优良的牧场大都归契丹和夏国所有,羊肉主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