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六章 还有一个孩子是谁?(第2/3页)  重生之198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显眼的地方,逢人便说说。游览一次海市,够在亲友面前显摆好几年的。

    这里也是国内九十年代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创造许多劳动机会、吸纳就业最多的地方之一。

    自从浦东开发成功以来,这几年的时间里,海市的人口翻了一倍,城区面积增加了远不止一倍以上,却依旧是这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海市修了内环高速,马上又要修了外环高速,如今已经开通了不少的地铁,而且还有更多的地铁和轻轨正在建设,不断的伸向远方的郊区。

    而且城市的迅速膨胀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交通拥堵,空气污浊,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迅速下降。可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每年有那么多人蜂拥而至,人人都有一个海市梦,仿佛到了海市遍地都是机会,遍地都是金子,有做不完的发财梦。

    不过真要到了海市,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真实的生活不是想象的。海市虽然好,可并非所有人的天堂,特别是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年青一代。

    买房子先别想,因为即使是现在的海市,没个几十万就别想买房子,这是什么概念?即使是在海市这个收入比较高的城市,人均月收入也只有不到两千而已。

    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掂量一下分量,而这只不过是一套最普普通通的住宅而已,而且这还是两千年,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绝对比一般人的收入上涨的更快!

    直到几乎所有靠工资收入的人几乎都买不起的时候!

    租房子住,现在海市热门居住区,差不多租个单间都得接近千元钱了,如果再加上交通费、基本的生活费等等其它花销,可能挣得工资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群租房、地下室,那就是许多人的基本生活状态,从此以后过上了嘈杂混乱又或者“暗无天日”日子。

    ......

    如不是重生的优势,秦凡自嘲自己也许和那些海漂的人一样,挤在市远郊区的一间租屋里,大多数海漂人对海市的认知,也许就是从这拥挤的破租屋开始的。

    每天一早他们就是一个标准的“白领”,穿好西装或者套装,精神抖擞去去上班。每天下午下班以后匆忙归来,脸上永远都是疲惫和木然。

    这样简陋的出租屋都是临时改造的,用三合板把原来30平米左右的农村大屋隔成一个个小小间,又在门外搭建起来走廊或是通道。

    出租屋空间算起来是个“三合一”场所,吃住烧煮,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洗澡间也只有一间,每人每次限十五分钟洗完。

    像这样的群租房里,每个人都如同小小的蚂蚁,努力地生存着。

    ......

    鲍亦勇看着手里的手机有些发懵,凡子让他为孩子考虑在上海买房,虽然手头上有些积蓄,可要买房那是差一大截,知道凡子所说翻过年,上海的房价要涨上两倍。

    现在和十来位同从皋安出来的工友,有活住在工地的工棚里,没活就住在市郊的出租屋里,谁不想在这繁华的城市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耳朵里还响着凡子的声音:如果钱不够,我可以先给你垫上。

    秦凡托老李买房的消息被苏剑和艾谷、鲁冲、张玮得知,纷纷起哄让老李总代理,把他们的房子和凡子的买在一起,这样没事窜个门也方便些。

    吴玉和进军也得到他的通知,不过他们有没有意愿,秦凡也不会强求。

    雪梅也与她的好朋友说了此事。

    ......

    “凡子,这里太偏了。”老李看着四周的荒凉,摇头道。

    秦凡还想着那些围绕着世纪公园的那些小区,估计还在图纸上,这时正如看到的,除了几栋正在建的高楼,其余的就是满目的菜园地。

    “以后这里都建好了就不会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