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七章 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健康(第2/3页)  重生之198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儿做的还行,他们要来暗的,我们就来明的!他们来一波,我们就抓人,然后扭送派出所,看他们敢送多少次!另外,杨雄你要注意,这事儿我们千万不能第一个动手,要抓对方的漏洞!对方动手我们再狠狠的反击,别显得好像是我们盛气凌人!”苏剑认可地说道。

    “放心,这个我懂!咱们国家以前打仗不是都这样么,绝对不开第一枪,如果对方敢开枪,那就弄死对方!我才不会那么傻,让他们抓住我的小辫子!只有我们欺负人的份儿,哪儿有他们欺负我们的份儿!”杨雄恶狠狠地说道。

    显然石化这边儿经常做这种“演练”,然后明着不行他们就来暗的,想通过这种捣乱的方法让苏剑他们退资走人!

    “......那有这种好事儿?你妹的,我们投资都到位了,钱都花出去了,他们让我们走人?别的不说这么多人的工资和前程怎么办?人家可是放弃了安置签了三年合同过来的!人家退伍兵的工作他们中石化买单么?”苏剑气急反笑道。

    ..................................................

    近年来,两大石油公司为了实现对油田资源和销售渠道的双重控制,对民营油田进行大规模、强制性的收编和排斥。

    90年代中后期,民营资本已经渗透到石油开采领域,在陕西、新疆以及吉林等地,民营业主通过“联合经营、承包开发”的方式从事采油业。

    这些油田都是开采成本较高、规模甚小的小型油井,有的甚至是国营油田弃而不采的“废弃油井”。这些私营业主的存在被认为是扰乱石油市场秩序和制造环境污染的源头。于是,收编和整顿成为一个战略性的措施。

    位于新疆车库县的依奇克里克油田是中国首片废弃的整装油田,从1958年起,经过近30年的开采,共打井286口,累计生产原油90余万吨。

    由于油田原油产量逐渐减少,近于枯竭,被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认定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归为“废油井”。

    1998年,中石油撤出依奇克里克油田。

    前世是一家叫金禾的民营企业进入油田,它与地方上达成合作意向,在近300口废弃油井采油,每年竟可出油4万吨左右。

    金禾在“废油井”采出油来,让中石油颇为不悦,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多次向自治区领导反映,状告车库县与金禾公司的合作是越权经营油气资源开发行为,违背了《矿产资源法》,侵犯了中石油的探矿权。

    石油公司对油田的垄断同样引起了地方利益的反弹。中石油向经贸委递交报告,反对各地方提出的将私营油田进行省内重组的方案。

    报告称当地地区的私营以及县级钻采公司乱开滥采,伙同私营的油老板抢占中石油下属的开采面达90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双方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多次发生纠纷,引发150多起群体冲突事件,导致多人伤亡。

    而地方经贸委也向上面的经贸委递交了报告,辩称当地的石油开发已经走上了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以当地的石油公司、现代的第一个油田延长油田为主体的地方石油企业有能力合理开发油田。

    地方的报告还称,中石油利用国家资源管理机制和自身便利条件,抢先登记了各地区的绝大部分石油资源,甚至将延长油田的地块又登记到自己名下,造成资源闲置,没有进行实质性开发。

    报告上说,离开了石油,地方财政将重新陷入困境。

    .....................................................

    “苏哥,你还是跟杨雄说一声,我们的初意不是去开采那什么石油,搞几口油井只是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