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一章 都 不 是 吃 素 的 人(第1/3页)  重生之198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给苏剑和秦凡介绍购买房产的是利达行赤柱分店的杨经理。

    “秦少,房子还满意吗?”杨经理撇着生硬的普通话问道。

    秦凡笑着点了点头:“辛苦您了。”

    “秦少,我们这里还有一座豪宅,不知你感不感兴趣?”杨经理试探着问道,常年混迹在房地产代理行业中的他,一眼就确定年少的秦凡是个大金主。

    “哦,在什么地方?”秦凡随口问道。

    “太平山上的半山豪宅。”杨经理忙回道。苏剑怕秦凡不知道行情,在一旁笑着补充道:“那可是香港真正的豪宅。”

    通过杨经理的介绍,秦凡了解了太平山的半山区与山顶区这二个区域,是内地买家最喜欢的二个豪宅区,而且这些内地买家大多都用于自住。

    山顶区一直都是香港传统的超级豪宅区,也是富人扎堆的地方。对于很多香港“新移民”来说,能够买一套山顶的豪宅,与富豪们比邻而居,也就意味着拿到了进入“香港富豪圈”的门票了。

    “那座豪宅是谁的房产?”秦凡多了一句嘴问道。

    “是我们老板的一个朋友的。”杨经理闪烁其词地回道。

    “是不是刘常明的那套豪宅?”秦凡想了想问道。

    见秦凡这么问,杨经理郁闷地点点头,现在利达行的大老板邓智仁已经把利达行的钱一次次地给玫瑰园输血,现已达9000万港元。利达行已快撑不住了。

    年前还走上负债经营的道路。其中第一笔债务即是向北京一家有“背景”的公司借债1720万美元及3422万元人民币。

    邓智仁这些借款都是通过非正常渠道拆借的短期高息资金,他又不熟悉大陆在资金运作中的种种猫腻,这些钱层层转借到他手上,已是息上加息,高得吓人。

    他贸然闯进这个圈子,看得心惊肉跳,借得胆战心惊,不知不觉中已是债台髙筑,欲罢不能了。

    而前一股东刘常明在香港的那座豪宅就是通过香港最大的楼盘代理商利达行半山分店购买到的。

    刘常明在北京玫瑰园那个项目上,玩着空手套白狼的把戏,结果给玩砸了,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前年初,欠下巨额债务、心态失衡的刘常明在居家一命归西天,外面有传是吸毒过量,也有传是自杀身亡。

    而他自从在宅内一命呜乎后,那座豪宅一年多了就一直没有脱手。

    “要不去看看?”苏剑问道,去年底他和芳芳应邓智仁之邀,倒是去那豪宅看过,虽然喜欢可兜里的钱还是少了些。

    秦凡摇了摇头,对于他来说既是没有刘常明死在宅内这回事,他也不会买什么豪宅,既然不买还看个什么劲。

    杨经理却是不死心,一再劝说,并给利达行半山店的经理去了电话。

    秦凡看着对邓智仁忠心耿耿的手下,不禁点了点头,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邓智仁的利达行实行股份制,像杨经理他们都持有公司股份,一但公司垮了他们也是一分钱拿不到。

    虽是这样,秦凡还是摇了摇头,不管他卖多便宜,到明年香港的楼市就会大跌!

    1985年至1997年,香港楼市经历了连续12年的大涨,香港房价涨幅超过6倍。1996年,由于买房人太多,房子供不应求,开发商不得不实行摇号购房——香港比内地大概早了20年进入全民摇号买房的时代。

    1997年香港楼市上涨戛然而止。原因有二:一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经济元气大伤,刺破了楼市泡沫;二是香港回归后第一任特首董*华提出“八万五计划”,即每年新建不少于八万五千套廉价住房。

    秦凡现在买的房子也只是满足自住,并不是纯粹的炒房,对于那些豪宅则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