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5章 江千里(第1/3页)  天眼宝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熙没看过《西厢记》,却也曾有过耳闻。

    据说,《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该剧文辞华丽、故事曲折、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人物传神,堪称绝世经典,有“花间美人”的雅称。

    因其在艺术上,近乎完美,故被选为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冠,有“西厢记天下夺魁”、“古戏扛鼎之作”和“北曲压卷之作”的说法。

    还有这个王实甫,也不是简单人物!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其作品风格,全面继承了唐诗宋词语言艺术之精美,并吸收了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出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尤其是创作的《西厢记》,对后世影响很大。

    “说完这个故事,咱们再来说说,这个物件的传承来历,两位请看这里,这‘千里’两个字,就是他的身份证啊······”

    说完大概故事,胖子话音一转,回到了物件本身,指着物件角落下的落款,继续娓娓道来。

    “江千里, 扬州人,也说是嘉兴人,字秋水,是明末清初镶嵌漆器工艺家,王士祯《池北偶谈》和朱琰《陶说》作姜千里,善镌嵌螺钿漆器,技艺精湛······”

    “而这螺钿漆器,是明代颇为流行的民间器物,大多造型是流行于日本的几、盒,又称为倭几、倭匣,明代高廉所著的《遵生八笺

    》中记载:金银钿嵌山水禽鸟倭几,长可二尺,阔尺二寸余,高三寸者。有高二尺香几,面以金银钿嵌昭君图,精甚······”

    “更为关键是,这种嵌螺钿漆器,因为品位的高级,在明代文人书房内,是很招人喜欢的,奈何螺钿器传世不多,大部分归日本人收藏,我们这里只有极少数,统共不过百十来件,而在这些螺钿器物里,江千里堪称是大家,您说这物件值不值钱······”

    不得不说,胖子的确有手段,事前做足了准备,不仅讲的头头是道,还能引经据典,说得煞有其事,让人不相信都难,即便那些老专家,怕是都没他专业。

    对于螺钿漆器,林熙虽了解不多,甚至还是头次遇到,却曾从舒老那里,听过不少耳闻。

    说这螺钿漆器,是属于漆器的一种。

    所谓漆器,就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

    制作漆料的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早在上古时代,古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古代漆器的工艺,于此时开始诞生,及至夏代,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再至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甚至可以千年不腐。

    虽说千年不腐的漆

    器,只存于世人传说当中,不知道是否属实,即便煞有其事,也不是常人能见的。

    然而林熙曾经,却不止一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