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9章 留在金三角 5(第1/3页)  生命的继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愿意做先生”冰兰第一个站出来道。

    “我也愿意”刘巧玲现在最不想回阴暗地牢了, 外面太好了,自由太好了!

    毫无疑问,几个人都选择了留下做先生, 马上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出来, 七人是狼吞虎咽吃完, 灰溜溜走马上任。

    这里有学校, 很简易的校舍,里面有人教孩子们掸邦语言文字。带他们过去的人叫梁中英,负责学校这部分。教授孩子掸邦语的叫伊瓦山,他会说汉语却只会写很少的几个字,他说他爷爷是中国人。

    教学方面他们几人除了冰兰, 怕只有刘思源最有经验, 毕竟人家家里几乎都是干这个的。教材呢?张苏泉命人送来十几套书籍,台湾版小学课本!还是繁体字!这对从小没好好学习的范卫东吕兵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小学还可以,到了初中简直就是去混日子的。老师教的早就还给老师了。

    冰兰让他们试试, 教书总比去干别的强。但他们真的不行, 不去种田就去参加新组建的掸邦革命军,也就是SUA。再不然只能等着被处死, 他们绝不会相信这群人会放他们或者离开。这里的哪个人不是刀口舔血的人?想让他们仁慈?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最后两人选择跟着村民学种地,起码没生命危险。教学的只剩下冰兰等五人了, 寨子里给他们搭建了一处简易木头茅草的房屋。那里有教室和他们五人居住生活的屋子, 相比那个地牢已经太好了。每人每月给二百泰铢, 听说士兵不过几十泰铢,二百泰铢对他们简直是一笔巨款。

    “缺什么你们自己添置,书是公共财产,每批孩子用完传给下一批。这些都是马帮从外面弄来的,来之不易!”梁中英道。冰兰没被喜悦重婚头脑:“队长, 我们能不能开一块地种菜种点粮食?或者养几只鸡羊?”

    梁中英再次看了眼冰兰“没问题,你们可以自己开荒,家禽村民手里买”

    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冰兰和刘巧玲占据了一间屋子,在屋后圈了一块地方养鸡和种菜。

    他们的学生几乎包括了寨子里所有孩子,从四五岁到十几岁。刘巧玲教两个班的国文,冰兰教数学。刘思源教所有班的历史地里,方国为和黄华教另外一批稍大年龄的国文数学,据说还会增加物理化学等等。还有一名军官教一些孩子军事知识和训练他们,他们培养这些孩子就如培养间谍士兵。

    “那是总司令为岩运部队准备的孩子,他们从七岁就开始接受训练”混熟了,伊瓦山告诉冰兰他们。岩运部队就是所谓的童子军或少年预备队。他们到十六岁就加入部队里参加军事活动。

    而且像这样的学校在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参谋长和总司令从外面高薪招聘了一些先生。但因为很多学校地处偏僻都没人愿意来。所以每个学校都缺老师。

    冰兰感觉接触到了毒枭一些内幕,他们在训练一支有文化的部队,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军事部队是可怕的,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坤沙还有底牌,而且不会少,还有一点冰兰可以确定,张苏泉在这里的地位很高,受到众人的尊敬爱戴。尤其那些孩子,看他都带着狂热,就如内地□□看自己的领袖!张苏泉有时间会给他们上一两次军事讲解训练课或政治课,讲的无外乎忠于掸邦,效忠总司令。

    很长时候是看不到张苏泉等人的,寨子里有自己的武装,冰兰他们不敢跑,地牢的阴影还留在心里。这样又狠又会玩心里战的人被抓住会是什么下场难以预料。

    学校的一切开支都有人负责,包括学生老师的吃穿用。可以说义务教育在这里办的非常好。冰兰不管那些钱是怎么来的,发了工资给自己做了两身衣服,买了一双鞋和其他生活用品。

    东西是马帮运来的,他们带走了这里的皮货和烟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