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好诗(第2/2页)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经录上的好诗。

    这些诗无一不是新诗,最后很可能会集结出版的,而近日在场的便可先睹为快。

    梁叛一边走一边被这踊跃欢闹的气氛所影响,不禁想起赵翼的一首诗来,只觉十分应景,脱口念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首诗在后世因为收录进教材的缘故,又十分朗朗上口、意义浅白,因此可谓脍炙人口。

    人们即便无法背诵完整,也大都知道后面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阿庆听了拍手道:“这是好诗,对不对先生?”

    冉清看了梁叛一眼,点点头道:“算是好诗。”

    阿虎也高兴地道:“哦!五叔作的好诗!”

    梁叛登时纳闷,赵翼不是宋代人吗?难道这首诗还没出现过?

    他这个半吊子哪里晓得,这首《论诗》的作者赵翼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人,如今尚未出世。

    这首诗虽然颇为狂妄,但是在文人眼中,狂和傲从来就不是毛病,只有平庸才是原罪。

    文人作品不论是文章还是书画,讲究的便是一个个性。

    是否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常常能够决定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否。

    所以赵翼这首诗也是一首好诗。

    当然了,评判一首诗还要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赵翼作《论诗》实际有批判当时诗坛厚古薄今的怪风气,暂且不予细谈。

    忽然不知从哪钻出来一个提着笔的记录学生,兴奋地道:“冒昧打搅阁下,方才那首诗可否再念一遍?”

    梁叛本不愿生事,可阿庆已经很得意地重复了一遍。

    孩童嗓门又高又细,加上阿庆可以卖弄,念的声音极大,惹得周围行人纷纷转头来看,听了这诗,都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当然不会认为此诗是这孩童所作,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梁叛的身上。

    饶是梁叛脸皮特厚,此诗被这许多人用惊讶赞叹的目光审视,也觉得老脸发烫。

    恰好听见那记录的人问他姓名表字籍贯,他怕阿庆再给他“长脸”,连忙抢着道:“江宁县吕致远,草字子达。”

    冉清和丫头都神色古怪地瞧了他一眼,不明白他为甚么要冒吕致远的名号。

    那人一一记下,朝梁叛作揖道:“多谢吕先生。”说着便将他们引到前方一座人数最多的高牌下面,并将他们往人群里面带了几步,急匆匆走到那踩高跷的身边,举起稿纸递了上去。

    那踩高跷的先自己瞧了一眼,先喝了一声彩,接着便大声念了出来,众人先是一静,等到有几人带头叫好,这才刚刚反应过来似的,全都大声称赞起来。

    那记录的学生却又挤出来,走到梁叛身边,高声道:“请吕先生再作一首!”飘天文学小说阅读_www.piaotian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