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开口惊艳(求月票!!!)(第1/2页)  我的国风打卡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以想象一下,很多年前,很多的达官显贵,或是商界名流,曾出入这里。

    在这里听着古老的声腔。

    姜然倒是没有太多的感觉,他还没打卡呢。

    不过不急,先在这里逛逛再说。

    阿姨一路介绍着。

    这里面关于昆曲的元素随处可见。

    并且,这里还跟环境紧密的结合。

    自古以来,便是有着那么一句念白,在昆曲当中声名很响。

    是出自于杜丽娘的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来自于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一折,作者是声名赫赫的汤显祖。

    还有那句著名的句子。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都是出自于这里,前者是念白,后者是唱。

    自古有言,千斤念白四两唱,但,在真正的戏曲之中,两者同样重要。

    园林。

    就是古旧时期的园林景观,那个时候,园林都是私人的,而且都是大户人家,才能够住得起的。

    眼前的古建筑,颇有些园林的意味。

    即便是没有那么浓郁。

    走廊里面的屏风上面绣着不同的景观,上面放置着一些花束,像是茶楼小馆一般。

    姜然低头轻嗅了一下。

    是茉莉,清新淡雅。

    穿过侧边的屏风,来到正中。

    这是一座古戏台。

    “昆博的一些展演,就在这里,你们两个要是什么时候有空,就过来唱几段,会有游客过来听的。”尹航老师看着两人,笑着说道。

    姜然看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确实是不错,这里饱含了大多数昆曲创作者的热情,古戏台虽然应该是重建的,但是,却错落有致,诸多的布置和壁画,都展现着昆曲的美。

    上面的藻井,有回返音量的效果。

    下方的戏台足够容纳两个人的身段活络开。

    一个小小的戏台,却包含了很多天地间的道理。

    比如说,天圆地方。

    一个戏台,就是一个天地。

    下面的戏台是方的,上方的藻井,相当于吊顶的摆设,则是圆的。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言不尽的离合悲欢。

    “好啊,正好,在这里遇到了很多的快要失传的古曲,倒是可以在这里演一下。”

    林曼是个实干派。

    所以听到老者要让他们来演戏的时候,眼睛一亮。

    在这里,倒是看到了很多的没有见过的脚本。

    哪怕是石刻,也让她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只觉得功夫还未尽心,现在倒是一个提升的机会。

    这里的唱段和一些本子,虽然没有那些名段出挑,但却各有各的优点。

    毕竟是惊艳了六百年岁月的昆曲,留下来的折子戏,还是很多的,并且,昆曲博物馆,据说有数万件馆藏,珍奇的本子从石刻,砖刻,木刻,再到手抄本,不计其数。

    她是完全能够接受来这里演戏的,并且,可以复排那些已经绝迹失传的唱段,没有比这个让她开心的了。

    至于姜然,想了一下,也是答应了下来。

    “可以提前告知我,有时间的话,我就会来。”姜然笑着说道。

    老者笑了笑。

    姜然能够这么说,就证明并不排斥,另外他觉得,姜然的时间挺多的,可以这么用。

    姜然倒是无所谓,一出戏能够用多长时间。

    算得上熟悉本子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到头了。

    他在国乐领域达到大师级别之后,对于戏词和谱子,基本上是过目不忘的状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