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尝试新方向(第1/2页)  重生乡村文艺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天晚上,何平给来家里看电视的社员们拍了好几张照片,第二天白天很多闻讯赶来的社员们又让何平试了试相机,这回终于确定“好使”了。    回到韩屯,何平的日子算是回到了正轨上,他深吸了两口带着鸡粪味的空气,还是家乡的空气好啊!    何平先是到养鸡场转了一圈,上午正是养鸡场最忙的时候,不少进货的驴车、自行车都停在养鸡场仓库前,队里的社员们在仓库里紧忙着。    鸡舍里也不轻松,好几个队里的孩子在捡鸡蛋。此时鸡舍里的鸡都已经被赶出去了,等孩子们捡完鸡蛋就该清理鸡舍了。    何平观察了一会儿大家的状态,发现跟自己在的时候没什么区别,所有人都是干劲满满的。    也可以理解,去年每家都分了一千多块钱,照这个势头今年的分红只会多不会少,谁能没有干劲?    等到了中午,韩兆军出现了,他才把鸡蛋出货的事情忙完。    “何平哥,这一圈看下来感觉咋样?没给你掉链子吧?”    何平捶了捶他的胸口,“你办事我放心。”    何平又问道:“对了,咱们养鸡场现在的存栏量有多少,饱和了吗?”    “满栏了,你走不长时间就满栏了。现在我们这边已经减少了孵化量,主要是卖给等丁屯那边。”    丁屯养鸡场的建设规模是两万只存栏量,而韩屯养鸡场经过扩建之后是五万只,照这个速度下去,要不了几个月丁屯养鸡场的存栏也会达到饱和。    “何平哥,咱们是不是还得把养鸡场的规模再扩大扩大啊?”韩兆军问道,养鸡场这么挣钱的买卖没有道理不继续做大做强。    何平低头思考了一会儿,“这件事得问问专家的意见,这都开春了,马上就开始抢种,不急在这几天,等队里忙完了地里的事再从长计议。”    韩兆军闻言有些失望,他就等着何平这次回来扩建养鸡场了,没想到何平却没有第一时间这么做。    虽然心里有些不理解,但他对何平的做法并没有提出意见,他知道何平心里肯定有数,不会无缘无故做这样的事。    何平确实是心里有些其他的想法,不过这件事他还得咨询一下许海山的意见。    4月18日,何平坐客车来到了营城农学院。    许海山见到他有些意外,“你怎么过来了?”    “有点事想跟您请教一下。”    “坐着说。”    何平把提的鸡蛋和烟放下,坐了下来。    “好长时间没看着你了。”许海山寒暄道。    “可不是嘛,养鸡场那边您也不怎么跑了,我最近又去了一趟外地。”    “今天怎么想着过来了?”许海山问。    “还不是养鸡场的事吗,现在我们养鸡场的存栏量已经饱和,我想咨询一下您的意见。”    “你心里是什么想法?”    何平组织了一下语言,“我的想法是鸡蛋不能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我打算再尝试一下其他的方向。”    许海山点点头,“你的想法是对的,你们养鸡场的规模就目前来讲,至少两年内在营城地区是没有对手的。但你要考虑到,以目前的饲养方式你们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单一养鸡场的顶峰了,再扩张下去会出现很多问题。”    何平赞同道:“你说的是,这也是我考虑的其中一个因素。您可能不知道,因为去年我们效益太好的缘故,平县新开了不少养鸡场,这对我们韩屯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所以我不打算再在养鸡场上面下重注了,您觉得养猪这个方向怎么样?”    在同行竞争上何平没有说的太细,他现在只是心里有一个大概的想法,等到今年下半年才是见证是不是可行的时候。    许海山心想不愧是能够带领社员们建立起这么大一座养鸡场的领头人,思想足够活跃,想法也很靠谱。    “养猪是可行的,你们在饲料加工上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只要掌握好足够的防疫、防病知识,养猪对你们来说易如反掌。只是规模想要扩大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