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投降(第1/3页)  鱼的海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天晚上,小福源一家留宿在尹羡文那里,不是老宅,是尹羡文自己家。

    淑娴当天没有从娘家回来,尹羡文就安排小福源的妻子和女儿住在自己的房间,他则和小福源住在另外一个房间,两个人几乎没怎么睡觉,一碟小菜,一壶酒,聊了半宿。

    小福源微醺之下,说了很多,有的没的,他知道的,他推敲的,跟尹羡文可谓是促膝长谈了。

    小福源说,他来东北之前,就知道东北在日本人眼里很是重要:首先是战略需要,有了东北才有生存空间。在他看来,东北不论是谁,都是个必争之地。东北三省相连,不易被包围,可以作为后方基地,日本人也是这么干的。

    其次是东北地区自身的优厚条件。日本占据东北差不多14年,由于本土自然条件不佳,所以一直把中国大陆当作其重要“版图”,甚至上层有放弃本土专保东北的计划,东北绝不仅仅是一般概念的“殖民地”,而是日本精耕细作的地方。

    日本目前是亚洲的科技和工业强国,对于东三省的这种重视,使得东北成了亚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东北在1945年的工业产值占到整个中国的95%,足见其发达程度。所以无论从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军工企业的产生水平,东北都是宝地。

    第三点原因,则是东北日军拥有的大量武器,特别是重型武器都是国内缺少的,东北甚至有150毫米口径榴炮等,这些东西如果日本人不打败仗则以,如果打了败仗,都是对方军队想要的。这些年,日本人面上是不断挺近东南亚各国,实际上吃了多少败仗都数不过来,这就变成变相的给对手提供武器了,也是变相的装备了别人还不自知。

    尹羡文知道,小福源看不上军队上的那些人,他们日本本土就有主站和非主站的分歧,小福源明显不是主站那一派的,所以,这些年在东北也不容易,能支撑到现在,也算有毅力了。

    既然人家要走,尹羡文就让人家开心的走,也许回到日本本土是小福源最好的选择。

    第二天,尹羡文和小福源都顶着个黑眼圈起床,吃了早饭,尹羡文送小福源一家到村口,然后望着汽车渐渐走远,他本以为这是短暂的分别,人生漫长,总有机会再见,却不知,这是他们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相见。

    小福源离开之后,尹羡文没有去爹娘那闲聊,而是去城里找资料,仔细了解这几年的时局,越了解越明白,小福源是真的拎得清,看的明白的。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结束,美军开始了大反攻。

    1943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分别由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指挥,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

    1944年春夏间,美国先后夺取由日本委任统治的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3群岛。10月爆发莱特湾海战,日本海空军力丧失殆尽。

    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3月占领马尼拉。同年3月到6月,美军占领硫黄岛和冲绳,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为了保住本土和朝鲜,日本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拒不投降。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如承认外蒙古独立),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这些都是中国盟军对日作战的动态,这样看来,日本在外面已经是四处受敌了,而且盟军在慢慢收拢包围圈。

    1945年2月以后,虽然日本军阀在豫湘桂会战后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由于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