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章 风雨飘摇(第2/3页)  鱼的海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

    等到尹羡文出生,尹仁禄就给这个三儿子取名羡文,意思是希望三儿能读书,以后从文。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他希望三儿能提笔成章,为他们这支人争口气,等到他们荣归故里的时候,能在祖籍抬得起头。

    尹羡文终归没辜负父亲的期望,五岁左右被送进私塾后,很得先生的喜欢。每次回家都会带着先生的奖励回来,或是先生在他的文章上写下的夸奖之词。尹羡文每次都会把得到的奖励,或者先生的墨宝拿给父亲看,这时的尹仁禄就会开心给儿子奖励,不是给钱就是当天额外加菜。

    尹羡文的两个哥哥也不嫉妒弟弟,他们觉得自己确实不喜欢去念书,人各有志,他们喜欢的,三儿不喜欢,那就没冲突。而且有了三儿,父亲才不会一天盯着他两,少了那种猫盯着老鼠的感觉,他们应该感谢三儿救他们于水火。

    所以,这哥俩从小就护着自己的弟弟,每次弟弟回来都会关心一下,问问在私塾里是否受了欺负,如果三儿有一丁点不开心,他们就会担心好几天,唯恐三儿不去读书,他们好日子就到头了。

    他们也会偷偷的给三儿买好东西,什么笔墨纸砚,一些坊间奇谭的话本啥的,只要他们觉得三儿能喜欢的,就一股脑的往家里搬。他们也明白,给三儿不白买,每次三儿得了东西,都会会给他们等值的东西或者钱,开始他们不要,可是三儿坚持给,他们也就收下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习惯,他们负责买,三儿负责给钱,谁叫三儿是他们当中最得父亲喜欢的,也是最有钱的。

    他们哥俩也纳闷过,为啥都是一个妈生的,咋就学不进四书五经那些呢?为啥先生就喜欢三儿呢?想来想去,他们认为还是父亲说的对,三儿就是文曲星下凡,注定不是凡人。

    他们不知道,不是三儿生的时间好,那些年时局动荡,先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时局变迁导致人们的思想变化了。

    尹家老大在弟弟出生的时候已经记事了,他记得很清楚,那年从关内来的人说有当兵的反了。第二年,也就是尹羡文两岁的时候,听说京城的皇帝被赶出了皇宫,有个姓黎的都督上台,改国号为民国了。

    开始他们周围的人还议论着,说民国就是新的朝代,毕竟中国历史上不乏朝代更迭。但是后来才发现,现在的朝代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都督大帅,东北这面的大帅还是土匪出身!而且也没了科举这一说,先生们没了科考为目的,当然对学生们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时光荏苒,一晃到了1930年的时候,尹羡文19岁,背着一个小包袱去省城的纺织学校读书,包里也只是几件旧衣服和两个饼子,他大哥赶着牛车从小镇把他送到最近的火车站。

    虽然尹家是跑马帮的,但是,马是用来拉货的,有个牛车代步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临走的时候,尹羡文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让尹羡文在省城照顾好自己,别太苦了自己,然后又偷偷塞给他一块大洋,说是“穷家富路”。尹羡文可舍不得花,把钱塞进了妈妈绣的口袋中,贴着放了起来。

    也正是这段求学,让尹羡文开阔了眼界,才知道1911年所谓的兵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他翻阅过学校的文档记录,了解到辛亥革命的起源。学校里,同学大部分是省城名门出身,他们的见识要比尹羡文广,思想也是所谓的“新思想”。他们慢慢影响着尹羡文,让他记住了一些以后会影响历史的名字:孙中山、***、梁启超等等。

    虽然时局动荡,尹羡文却牢记父亲的叮嘱:努力求学!不惹事不怕事!因此,学校的某个角落总会看到一个孜孜不倦学习的人,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着纺织和印染,连老师都说他是同期的学生里最出类拔萃的。

    可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