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九章 几尊大佛(第1/2页)  农门巧厨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牛大人见朱大人想的辛苦,便笑道:“你就别想了,这鱼胶一代代的传下来,肯定有上百年的了,就是之前肯定坏掉不少。”

    一听说有坏掉不少,姜初月一阵心疼。

    这可是最极品的金钱鱼胶啊!

    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啊!

    不过如今还能保存一些下来,那也是幸运了。

    鱼胶最怕的就是受潮、生虫了。

    以古人的条件,姜初月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这中间第四层是存放了四五十年的,为了保护这些鱼胶,可是愁坏了人。”朱大人拉开了一个大抽屉,姜初月就看到一个雪白的大瓷坛子,上面的盖子用蜜蜡封口了。

    这里面装的就是鱼胶了。

    “小顾夫人你来看看。”朱大人说完将封口用的蜜蜡用一个小木铲子给一点点铲掉了,然后将盖子打开。

    姜初月就要凑头去坛子里看,牛大人哈哈笑了起来,“别急别急,等朱大人拿出来给你瞧。”

    随着牛大人的话音刚落,朱大人又从大瓷坛子里拿出来一个木制的盒子。

    “这个坛子里面装了四个大小不一样的木盒子,每个木盒里面装着几块形状大小差不多的金钱鳖鱼胶。”朱大人解释道。

    “这大瓷坛子密封性很好,这瓷坛子底部还放了收潮好的木炭,还放了石灰石。”朱大人说完后,让姜初月到大瓷坛那去看。

    接着又叮嘱道:“这个法子是我们几代人想出来的,这些鱼胶送到你府上后,还用这个法子存放,到了天气晴朗的时候记得将鱼胶拿出来暴晒,最好是有点风的大晴天里。”

    姜初月自然点头应下了,只觉得这古代人民的智慧很强大,能想到这样好的存储鱼胶的好法子。

    “小顾夫人,我打开来给你看看吧,看看我们存储的这陈年鱼胶品相如何。”朱大人又道。

    不等姜初月说话,他就将木盒子打开了,姜初月凑头一看,一个接近圆形,下面拖着一块小长方形,像一个打开的圆灯笼形状的金钱鱼胶现入了眼帘。

    色泽光亮,黄色中带着些暗,但品相是真的好。

    是为贡品,有这样好的品相也不奇怪就是了。

    但这是姜初月第一次见到这在她那个时代比黄金还贵的金钱鱼胶啊!

    真是稀罕的不行!

    “小顾夫人看着如何?”朱大人笑眯眯的问,颇有几分自豪,能将这些陈年鱼胶保存的这样好,可是没少他的功劳啊。

    姜初月闻言连连点头,“朱大人,这鱼胶保存的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朱大人见她止不住的称赞,脸上的笑意更浓,忙道:“这放在木盒子里其实也有窍门的,这木盒子下面也用细密的棉布装着一层木炭屑的。”

    难怪,这是双层保险,就不容易受潮了。

    姜初月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和细心。

    她再次称赞,朱大人和牛大人都觉得脸上有光。

    “这些都是金钱鳖鱼胶,那边还有其他的鱼胶,都是极好的。有蜘蛛鱼胶、赤嘴鳘鱼胶,白花鱼胶……”朱大人将木盒关上后,继续对姜初月介绍,末了还问她:“小顾夫人可还要去看看其他种类的鱼胶?”

    姜初月忙摆手婉拒了,笑道:“要是再看,还得解封,不好。”

    朱大人和牛大人便笑起来,“那又什么?这里可还多着呢,解封了的小顾夫人拿回去马上吃了就是了。”

    姜初月回想着刚看的那木盒里最上面一块极品金钱鱼胶,足有半斤重,要是泡发出来做花胶鸡,那最少也能做三次啊。

    况且那坛子里一共有四个木盒子,一个木盒子里装了几块鱼胶,那一坛子里最少也得有十块以上的鱼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