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第十一章 就这?(第1/2页)  中医许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老师也询问起来。    孩子爷爷奶奶赶紧说明情况。    后面众人也知道了这孩子的情况了。    这孩子2岁,发热四天,在县一医院治疗四天不效,白日发热39度,到了晚上体温多大道40度,时时有惊惕。    陈老师蹲下给孩子诊断。    寻吴生也一直在观察孩子,他们这一支儿是历代相承的儿科国手,甚至对于幼儿的诊断,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观察四个字。    这孩子虽然高烧发热,但是并无咳嗽,而且也无喘促。    寻吴生眉头微皱,稍稍思索了一下。    陈老师又开始询问:“小孩子这几个大小便怎么样?”    大妈回道:“还好,大便一天有个两次吧,小便也有。”    陈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道:“来,让小孩子张开嘴,我看一下舌头。”    在爷爷奶奶的指挥下,小孩张嘴吐出舌头。    几人都观察。    寻吴生眉头微微一挑,舌质淡,舌苔中心秽,这是中焦出现问题了吗?    陈老师也问:“孩子这几天饮食怎么样?”    大妈回道:“比之前少点,嗨,生病嘛,肯定是不舒服的。”    陈老师也微微颔首,说:“手伸出来,爷爷给你诊诊脉。”    小孩子伸手,陈老师上手诊脉。过了稍顷,陈老师收手,给人家解释道:“小孩子手脚是冰凉的,但体内却是高烧。”    “我们中医上说啊,这叫表未解,就是外表上啊,就像是给一个热锅子盖上了一个湿棉被,本来热锅子是正常散热加热的。”    “现在热锅被湿棉被盖住了,热气散不出来,只能越来越热,越来越热了,你外面摸摸还挺凉,就是这个道理。用点药,发发汗,把盖在热锅子上的被子掀开就好了。”    大妈长长点头:“哦,这样啊!”    徐原面带得色地跟几人说道:“看吧,这就是我们问县中医的特色。我们是要求一定要用通俗的语言把病机和病因解释给病人听的,咱们解释了,他们也就放心了。别的医院的医生,可懒得烦给你们来这一套。”    徐原期待在这几个家伙的脸上看到惊叹之色,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一次他却没有看见,反而发现这群人纷纷皱眉,尤其那个长头发的艺术家更是眉头大皱。    什么情况?    徐原心中纳闷。    陈老师正要回去写方子。    却听孩子的爷爷说道:“县一医院里的中医不是也给发汗了,不还是烧吗。”    “对呀,出好几次汗了也没管用。”大妈一下子惊醒了,然后疑惑地看着陈老师。    因为问县中医院的中西医合作治疗弄得非常成功,现在问县各个医院都在搞中西医合作治疗,所以这个小子也得到中医治疗。    一听这话,陈老师当时就皱眉了,发汗没有?什么情况,他问:“之前医生开的方子呢,你们带来了吗?”    大妈摇头:“没有,要看吗?要用的话,我让他回去拿。”    陈老师说:“住的远吗?有的话,那是最好。”    “不忙,先不着急。”寻吴生说了一声,直接上前蹲在了孩子身边。    几人都是一怔。    连孩子爷爷奶奶都愣住了。    寻吴生蹲在孩子身边,拿过孩子的手上,上手感触,果然双手冰凉,再摸孩子双脚,也是如此。    寻吴生把孩子手拿过来,准备诊脉,上手前问:“孩子大便怎么样?成形吗?有没有腹泻,或者消化不干净的东西?”    大妈说:“有,这几天都有没消化的。”    陈老师顿时一怔。    寻吴生又追问:“小便颜色怎么样,尿多还是少,短还是长?”    大妈想了想,说:“颜色……跟平常差不多吧,有点微黄,尿的比较少,也短,因为也不咋喝水,有些时候说渴,真正给他喝水,又不喝了。”    寻吴生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同时抓起孩子两只手诊断脉象。    陈老师和徐原同时一愣,自古以来,诊脉都是诊单手脉,唯有彭子益脉法是同时诊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