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1章 大义灭亲(第1/2页)  旺夫小田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祖宗未曾立下不得分宗的规矩,何谈数典忘祖?”

    与崔世宏的暴躁愤怒相比,崔维桢显得从容又淡定,声音如玉石相撞般清冽,不带一丝情绪,仿佛在陈述着一个事实:“道不同,不相为谋。古有石碏大义灭亲,今日我也不妨效仿先贤明志,与大伯一宗划清界限。自此大伯继续当你沃野千里、奴仆万千的世家家主,我自当我克己奉公、忠心耿耿的大周臣子。此后再见,便是两家人。”

    对于杀父仇人,崔维桢恨不得先除之而后快,然而为了大计不得不几番隐忍,如今未能除掉仇人,但能与其分宗,他都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新鲜了。

    对于崔维桢来说是逃脱,但对崔世宏来说却是一种背叛和忤逆,虽然他也不愿意承认崔维桢,但不允许对方敢忤逆他的权威。

    若是在族里,他此时肯定要请家法,可惜这里是朝堂,做主的还是皇帝。

    宣武帝此时已经看不出半点怒色,他阖上手上的奏折,沉声道:“父母在,不分家,崔大夫和崔侍郎一个是崔氏长老,一个父亲早逝,上无父母侍奉,下能顶门立户,想要分家也无口厚非。崔县公,人各有志,朕就替你做主应了此事。”

    崔世宏张口欲言,然而宣武帝压根不给他开口反驳的机会,直接离坐走了,他这才知道,这件事皇帝也是主谋人之一。

    如此明显的圣意偏袒让他的心一点点地往下沉,不仅仅是因为三叔和崔维桢的判族,更是因为崔家日后的前途难测。

    崔维桢那个狼崽子脱离了崔家,被拿出来开刀立威的,肯定是崔家!

    司礼太监尖利的声音在殿堂中响起,伴随最后一声落下,方才落针可闻的朝廷顿时又热闹起来。

    相熟的朝臣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或是指指点点,热议的话题无非是方才在朝廷上发生的一切,从御史弹劾到崔维桢分宗,每件事都透着一股玄乎,也不知谁是棋中人,谁是执棋者。

    至少恪王目前还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份,沉着脸拦住了崔维桢的去路,单刀直入地逼问道:“御史是不是你安排的?”

    他们正处于金銮殿门口,散朝的朝臣还未走远,一见恪王怒气冲冲地找上崔侍郎,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伸长了耳朵,光明正大地偷听起来。

    殿门口执勤的羽林军只当没看见,继续板着脸当木头。

    崔维桢也淡定得很,甚至还露出一丝温和的微笑:“恪王殿下何意?微臣怎么会安排人弹劾自己?殿下应是误会了。”

    周训庭因为官职低微,没有权利进入大殿中听政,只是在台阶下的广场上列队,远远看到恪王要找好友的麻烦,连忙冲上来帮忙,结果被崔维桢脸上的笑容给惊到了。

    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维桢居然在仇敌的面前笑得如此开心,难道是双方握手言和了吗?

    然而这个微笑看在恪王的眼里,却是明目张胆的挑衅和嘲讽,特别是在注意到御史躲闪的视线后,所有的疑惑都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想得明明白白。

    今天这出弹劾,根本就是崔维桢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

    在暗中策反了他的人来弹劾,不仅能够把敌人的路堵死,他还能将计就计,彻底脱离崔家——分了宗后他还是清he崔氏嫡系,世家身份犹在,但崔氏代表的利益和麻烦却摆脱得一干二净,从此他人再也无法以崔家收容买卖流民作为攻讦他政令的借口。

    一箭双雕的好计谋,果然不愧皇父倚重的宠臣。

    恪王冷笑连连:“好,好的很,崔侍郎好计谋,本王叹为观止,今日之事本王记下了,来日定当如数奉还。”

    他冷着脸转身,周围偷听的大臣连忙端容肃穆,目不斜视,仿佛方才偷听的不是他们的一样,恪王也没理会他们,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