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风头(第2/3页)  和珅宠妻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留给和琳。将来和琳的路,他自己愿意怎样就怎样。不必再如上辈子那样努力钻营了。

    这是早在和琳种痘凶险的那天晚上,和珅就已经想好了的事情。后来去找伍弥氏摊牌,故意拿承袭世职的事情出来说,也是为了吓唬威胁伍弥氏。

    但有一点,无论是他还是和琳承袭世职,伍弥氏都翻不出他们兄弟的掌心去。他的那些话,也全没说错。

    和珅安抚吴省兰:“先生也不必着急。我也没说与先生之前谈好的就不作数。只是先生也应自己试一试,说不定就考中进士了呢。至于我要做的事情,先生日后就知道了。”

    “再说了,我虽比先生年少,但先生也是正当年,难不成日后我飞黄腾达,反过来提携先生,那先生岂不是还要称我一声老师啊?”

    和珅这是把上辈子的事情拿出来当笑话说了。

    他得万岁爷器重,年纪轻轻就做了殿试阅卷大臣,那年吴省兰中了进士,他正好阅卷,结果就成了吴省兰的座师。

    这吴省兰也是真豁得出去,反过来喊他老师。

    那会儿他还真厚着脸皮应了。现在想想,真是汗颜。

    可谁知吴省兰听了这话,却很认真的点头:“若有提携,自然是我理当称哥儿一声老师的。”

    和珅清恬平静的目光忽而沉下来,仰着头沉沉的盯着吴省兰:“吴先生,这样是不对的。先生就该当听先生兄长的话,好好努力考试,争取中进士。便是我提携先生,那也是欣赏先生才华。先生既为我的先生,那这一辈子就只能做我的先生,岂有反过来的道理?”

    吴省兰没见过和珅这样的眼神,一下子被震慑到了,半晌才回过神来,他总觉得这样的目光有些眼熟,想了半日才发现和珅的眼神就跟他兄长看他的眼神是一样的,带着些浸/淫官场许久才有的锋锐之气。

    可还没等吴省兰想明白和珅会有这等变化的缘由,就听见吱呀一声,和珅关了窗子,对着他淡淡的说:“雪大了,夜深了,先生回去。过几日入咸安宫,我与先生再叙。”

    *

    和珅承袭世职的事儿就这么搁下了。

    这事儿和珅没有声张,也没有对和琳说起过,便是吴省兰那里,他也提前打过招呼了,让吴省兰不要外传。

    待日后和琳到了年岁,再让和琳承袭世职便可。和珅这里只将此事报到了正红旗旗主处,反正常保便只有两个儿子,世职给谁都是可以的,这事儿旗里就依了和珅。

    能入咸安宫官学的学生都绝非等闲之辈,都是从各个旗里的适龄少年中挑出来的。只是如今到了乾隆年间,八旗子弟都有些懈怠了,这挑出来的人也不过是比普通少年们稍好一些。但能被挑出来,也说明他们的资质模样比别人都要好。

    和珅这一期入学共十人。和珅里面年纪最小的,最大的已有十三了。

    咸安宫学制五年,期

    间还有许多考核,待年满后,有一次大考核,考完了之后再根据成绩或授官或另谋出路。

    和珅想踏踏实实在咸安宫学习,然后考取笔帖式去部院为官。他想走正经的途径,不想像上辈子那样往万岁爷跟前钻营。所以他入了咸安宫后,就每日晨起暮散,安安静静的学习,完全没把心思放到别的地方上,更没想法儿要去‘接近’皇上。

    就是心里头偶尔惦记冯之溪,会多放些心思在冯家,也会多放些心思在英廉这个内务府总管大臣的身上。

    毕竟咸安宫也归内务府管,只是咸安宫主管指定了内务府旁的大臣,和珅入学有些时日里,也并未瞧见过英廉。

    但他不去接近皇上,却并不代表着皇上会忘记他们这群刚刚入学咸安宫的八旗子弟。

    乾隆素来很重视咸安宫官学,听说这次入学了十个学生,又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