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6章 287.甩狙(第1/4页)  法学生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林双接过摊主递来的枪,这种枪仿的是那种带弹鼓的机枪。</p>

    子弹是两寸长的海棉条,确实没有什么冲击力,好处是可以连发。</p>

    一个弹鼓可以装十五发子弹。</p>

    距离四到五米,海棉弹又飘,能打中就不错了,但那个冲击力完全不足以把目标击倒。</p>

    “他自己都打不倒。”</p>

    “谁说不行的,”摊主红着脸,“只要连续打中,肯定是可以打下来的!”</p>

    “连发也不行!”有人怒怼。</p>

    “连发当然可以,有人就打得中。”摊主努力解释。</p>

    “谁见过了?我花一百块都没打倒一个。”一个中年男子说道,他的身前还带着个小孩子。</p>

    摊主无奈摊手:“这能怪...怪我吗?”</p>

    林双看看这枪,所谓连续打中,说得都理论上的。</p>

    就好像抓娃娃机,就是骗人投币。</p>

    不过呢,这确实也不能怪摊主,现在国家对这种玩具枪管得也严,网上流传的说法是枪口动能不能超过或等于1.8焦耳。</p>

    实际这个规定来自于2010年公安部的一个规定,对枪支的认定里的标准,指的是枪口比动能等于或超过1.8焦耳每平方厘米。</p>

    这1.8焦耳每平方厘米是什么意思呢?</p>

    焦耳是热量单位。</p>

    每平方厘米产生这个热量代表着比动能,也就是威力啦。</p>

    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这个值太低了,低到什么程度,有律师说你拿个绿豆用力丢出去都超标。</p>

    可实际上,又很合理。</p>

    简单点说,就是弹丸击中人体最脆弱部位即眼睛受伤的临界值,这个动力对表皮是无法破防的。</p>

    可人身最容易受伤,一伤就是大事的当然是眼睛了。</p>

    动能施加在不同的面积上,作用也不一样,一公斤的雪花落在庭院里只会让人感觉赏心悦目,可要是一公斤的冰块落在你脑门上,嘿嘿。</p>

    后面摄制组已经跟上来对好了机位,无所谓打不打中,群众们爱看。</p>

    “林双,加油!”人群里有人叫。</p>

    人堆里,秋伊已经做好了准备,终于等到了。</p>

    她打算小试身手,帮林双完成这一击。</p>

    林双点点头,单手举起枪,然后猛地往下一劈,七十度时已经扣下扳机。</p>

    海棉子弹在加速度作用下飞出枪口,正正好打中一个柯南手办,不但击倒了这货,还带翻了边上的毛利兰。</p&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