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归家(第1/3页)  农女安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杜莲猛然见到这么多亲人,先是有些踌躇不前。直到听见杜老太哭喊了一声“莲儿”,才毫不犹豫的快步上前,噗通一声跪倒在杜老太身前。

    娘俩十几年未见,猛一见面俱是忍不住地,抱头放声大哭。

    一个哭着说“娘的娃啊,娘对不起你啊”。一个只拼命地叫着娘,仿佛要把这十几年没有机会喊出口的,今天全部叫出来,在场的众人无不用衣袖拭泪地。

    大约过了一刻钟,唐氏和林氏上前劝说,娘俩儿才堪堪止住了眼泪。

    大家簇拥着杜老太和杜莲来到堂屋。期间,杜老太一直紧紧握住杜莲的手,生怕一松手,闺女就会不见了!

    待大家坐下后,杜老太又关切的问着女儿,这些年过地怎样?可能吃饱饭?可有厚衣穿?可有挨过打?杜莲一一耐心的回答:周家心善,饭都管饱,冬季也有厚衣穿,不曾挨打过。总之,这些年自己一切都好。

    其实,哪有那么轻松。当年被带到周府,她们这些买进去的,又不是家生子。那些脏活累活,自然是她们这些没有后台的,刚进府的丫鬟来做。

    做得好,功劳是他人的。倘若做得不合主子心意,挨饿受冻是免不了的,便是责打罚跪,也不是没有的。

    但是这些却是不用告诉亲人的,他们听了,不过是更加难受罢了。

    尤其是,杜莲看到身边这群最亲的人,真诚关切的眼神,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在周府摸爬滚打这些年,从一个没有后台的买来的丫鬟,做到老夫人跟前的二等丫鬟,自是分辨的出真情假意。

    家里爹娘哥哥们自是不用说,肯定是真心疼爱着自己的。便是两个嫂子,眼里流露出的疼惜之意,也让杜莲感觉到满足。更不用说,还有孩子们表露出的敬爱之意。

    眼前的一切,都让杜莲的心,如同泡在了蜜罐里一样甜。归家前的忐忑隐忧,也随之烟消云散。

    中午,杜莲和家人们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了午饭。期间,不论是爹娘,还是哥嫂都往杜莲碗里夹菜,便是几个小的,也把自己认为最好吃的,统统夹给姑姑吃。

    这时候,杜宁几兄妹,还只是沉浸在姑姑归家的喜悦中。他们尚不知道,姑姑此次的归家,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又会有着怎样的影响。

    午饭过后,有听到动静的人家,也陆陆续续的上门。

    有真心探望的,也有过来看热闹的,甚至还有打探周家还缺丫鬟不?啥时候还会买丫鬟?

    虽说溪水村,相较于其他村子比较富裕,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和宜州府肯定是没法比的。

    村里虽然大部分人,也都是踏实肯干的。但也不是没有想走旁门左道,不劳而获的。不过这些不用杜莲费心,自有两个嫂子挡在前面。

    晚上,唐氏和林氏询问了小姑如今的口味,带着女儿们合计着,做了一顿比午饭更加丰盛的晚餐。

    今天,算是杜家这十几年来真正意义上的团圆。

    每个人心里都是高兴的,杜老大和杜老二兄弟俩个,平时都是很少喝酒的人。但今天竟也拼起了酒。拼到最后,两人甚至抱头痛哭了起来。

    杜莲一见,忙要去劝。还是唐氏拉住了她,“小姑,让他们哭会吧。他们这是高兴地。这些年,你为了他们在外面受苦,他们平时嘴里不说,可心里难受着哩。”

    “大嫂,当年都是我自愿的,没人逼我。我只想着,哥哥们对我那么好,我不能没有哥哥呀。再说,我真没有受什么罪,还跟府里的绣娘学了傍身的手艺。”说着,杜莲也情不自禁的红了眼眶。

    “好,好,这样就好,这般,我们心里也会好过些。”唐氏说着,继续安慰杜莲。

    一旁的杜宁则去厨房打盆热水,拿个毛巾过来,给小姑敷眼睛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