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 崔呈秀(第1/2页)  大宰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宁寺这个名字很奇葩,全国各省基本上都有一个天宁寺,当然不是天宁寺这个名字多么好,而是在宋徽宗政和二年,这位书法家皇帝不知道脑袋怎么想的,将全天下所有名寺都改为天宁寺,一时间什么开封天宁寺、南昌天宁寺、浙江嘉兴天宁寺等等,全国上下弄出了五六十座天宁寺。

    扬州天宁寺相传是东晋丞相谢安的府邸,后来被谢安的儿子司空谢琰捐出来成为寺庙,取名为谢司空寺。其实这都是传说,扬州天宁寺在正史中记载,始建于武周证圣元年,以年号为名,最初称为证圣寺,到了北宋,才被宋徽宗改名为天宁寺。

    和其他寺庙不同,扬州天宁寺因为是别墅改建,所以建在城内闹市区,这种位置自然不能建什么高大建筑。赵和来到门口看到低矮逼仄的山门,心中真是失望透顶。

    天宁寺占地一共不到一千平方米,这时候还没有乾隆皇帝南巡,自然也没有什么御码头等清代建筑,赵和在张四的带领下没用半个小时,就把整个天宁寺看了个遍。

    赵和站在门口问道:“张四,扬州场内还有什么出名的寺庙?”

    张四想了想说道:“扬州城内八大名寺,天宁寺、重宁寺、大明寺、观音山、祗陀林、法海寺、高旻寺、文峰寺,历史最悠久的就是这个天宁寺,但最为宏伟的却是城外的大明寺,赵爷要想看大雄宝殿,还应该去大明寺!”

    大明寺?赵和后世来扬州游玩,听过大明寺,但并没有去过。因为大明寺就在西湖的边上,当时赵和在西湖玩了一天,因为实在太累了,所以也就没去大明寺。

    现在听张四这么说,赵和来了兴趣,说道:“好,咱们就是大明寺!”

    几人在城内雇了一辆马车,上车后赶往扬州城西北角的大明寺。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而得名,到了明代因为与国名重合,所以历代扬州知府大加修缮,到了万历年间整个大明寺成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成为扬州寺庙之首。

    赵和站在大明寺的门口,看到高大的山门,赞道:“这才像个寺庙的样子!”

    赵和喜欢逛寺庙当然不是什么崇信佛法,而是赵和附庸风雅,这种出名的寺庙都有历史名人留下书法真迹,赵和自然也要去那些历史名人边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想到在后世史书上记载,赵和某一年亲临某某寺庙,并且留下墨宝,这样自己的名字也能跟着那些大文人一同流芳百世,赵和每想到这样就如同中风一样浑身发抖。

    大明寺确实很雄伟,其中出名的景点有牌楼、天王殿、平山堂、大雄宝殿等等,这里面最为特殊的就是平山堂。

    平山堂建在大雄宝殿西侧,有仙人旧馆门额,这个平山堂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

    站在平山堂前远眺扬州城,这时因为是初春,城外小山上的雪还为融化,所以很有些意境。

    如果赵和有真才实学,必定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但赵和腹中都是大粪,那有什么墨水?所以站在平山堂前半天,憋出一句:“平山堂,真是好!扬州城,真他娘的高!”

    现在已近中午,来平山堂瞻仰先贤的游客很多,这些人能来瞻仰欧阳修,自然都是一些文化人,现在听赵和念出这么一句狗屁不通的话来,一个个都怒目而视,怨恨赵和这种俗人玷污了平山堂的素雅。

    赵和看到这帮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个个看着自己,气得赵和也瞪眼骂道:“看什么?信不信老子在这平山堂前拉泡屎?”

    那些文化人听赵和这么说,一个个露出嫌弃的神色,赶紧躲开这个粗鄙的家伙。但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