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1章 忠臣在哪里(第1/2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鼎这一手玩的漂亮。

    与其让他们别张嘴,不如这个嘴由他们来张。

    台谏积极进言让赵构重赏酬功,到时候赵构赏的太重,他们即使想反对,也不好意思自己打脸。

    现在就看何若的执行力如何。

    应该说何若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

    就在赵鼎和张浚找他谈话交心后的第二天,何若就给赵构上了一封奏疏,洋洋洒洒上千言,从《贞观政要》之“国家大事,惟赏与罚”切入,全面阐述了功必赏、罪必罚对社稷中兴的重要性,然后点出叶治旷世功勋还未酬赏的问题,以及问题不及时解决将对赵构的英明领导和宋室中兴伟业造成的严重影响。

    何若也是科班出身,奏章立意高深,引经据典,说理透彻,极具说服力,是他自殿试策论以后最得意的大作。

    “这个何若,倒也写的一手好文章。”赵构满意地放下了奏疏,“差事办的也还不错。”

    “嗯,他总算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

    “赵相,你这个法子用的好,让他们堵自己的嘴,倒也省了很多事情。”

    “陛下圣明。”赵鼎躬身问道:“那何若的奏疏如何处置?”

    “赵相有何高见?”

    “臣以为当公之于朝。”

    “嗯,正合朕意。”

    何若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是要引导这样的舆论进一步发酵,让火烧的更猛些,才好顺势而为。

    何若的大作经御批后,榜之于朝,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赏罚问题迅速成为朝堂热议,奏疏像雪片一样飞到了赵构的案头。

    舆论几乎是成一边倒的态势,绝大部分的上书,都是力主厚赏以酬叶治之功。

    文章都写的很见功力,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就像是殿试一样,谁都想在皇帝那里拔个头筹。

    不过也有个别反对的,含沙射影地指出叶治坐大恐有不虞之事,要赵构削叶治之权柄,也不知他们是真为社稷着想,还是习惯性的唱反调博眼球。

    舆论的势头很好,赵构表示满意,那就趁热打铁。

    九月初一大朝会,大庆殿。

    “恭请陛下圣训!”

    七七八八的事情讲完,大朝会进入到了压轴的最高潮,赵构居然要发表主旨演讲,这可少见。

    大庆殿里满满当当挤着的官员一听赵构有话说,纷纷躬起了身子,露出了一副极其严肃认真的聆听表情。

    “诸位臣工,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赏罚严明,士庶皆奋力,奸恶咸恐惧,此治之材也。”

    最近奏疏看多了,赵构一上来也引经据典,显示出很高的水平。

    “朕承继大统以来,一日不敢忘家国之祸、靖康之耻,夙兴夜寐,以恢复中原、中兴社稷为志。”

    赵构脸不红气不喘,继续训道:“幸赖诸位臣工齐心,知耻后勇,励精图治,如今社稷安稳,百姓安乐,朕心甚感。”

    “上天护佑,今新安郡王叶治又收复河北失地,殄灭仇敌,为国复旧疆、雪耻辱,此乃旷世之奇功。日前,列为臣工纷比进言,议当重酬叶都督之功,朕深以为然。所谓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赏罚不明,乃乱政之源。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非常之功当行非常之赏。叶都督功在社稷,更是功在华夏。”

    赵构特意顿了顿,扫了一圈殿内众臣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道:“朕意已决,许叶都督分国自立,两国永为兄弟之邦!”

    沃特!!!!!!!!!

    分国自立???!!!

    大庆殿内除了少数几个,其他的全傻了。

    很多人强忍下掏耳朵的冲动,微张着嘴,相互欣赏起脸上的震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