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九章、年轻人,好骗(第1/2页)  龙凤双宝:大佬爹地快快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修没关注李玉蓉的心思,和慕厉低声讨论着首都新市区建设的可能性,傅随安也拿着资料皱眉在看,时不时插几句嘴,三人对这个项目都非常重视。

    等资料说完,袁咏儿都喝了三壶茶,跟李玉蓉低声聊天的话题,已经从“茶园新开”发展到“国际审美流行趋势”。

    “真的李阿姨,你觉得自己上了年纪,可你的肤色没这么说,还是白中透亮,适合艳丽的颜色。”

    “你可别逗我,一把年纪了还穿得花里胡哨,那不是要让人笑话死。”

    傅随安扫了一眼袁咏儿,小丫头净套李玉蓉的话,一来一回李玉蓉也察觉了,顺水推舟地说了几句。

    “关于这一条,我现在没法判断政策走向,如果新市区建设允许全国建筑企业都来竞标,那肯定要有一个资质标准,沈氏、弘丰两家公司都有资质,再加上富源集团在北省的垄断地位……”

    慕厉把沈修没说完的话接下去,“如果继续按照三家合作的方式竞标,很有可能让市场不满。”

    这话没错,北省国有企业多,虽然经过几十年改组建设,但很多大型企业还是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思维,除了富源集团,在北省同实力等级的集团中,也就是霍氏集团还有些发展空间。

    “新市区的规划不走以前的老路,这也是政策表达出来的意思。”李玉蓉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所以首都的好几个大公司没法接手,就是因为政策上表明,这是一场全权交给市场选择的竞标。”

    沈修知道这个项目很考验人,如果承接下来,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份额,也是一份比以往项目都要磨人的建设方案。

    “沈氏这边还有G市矿产项目待开发,可能没法分出百分百的精力。”

    沈修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沈氏和弘丰不一样,弘丰集团在R国经营的就是矿产和地产项目,不管哪头都是有实际经验的。

    而沈氏地产虽然承接了不少G市项目,但相对于弘丰、富源两家集团来说,那就是小打小闹,更何况沈氏集团主业是酒店,蒋家倒台,经过大半年的周转和调试,沈一山跟贺媛才总算在省会理出个头绪。

    这个时候让沈氏举集团之力投入到新市区的建设中,无疑是天方夜谭。

    李玉蓉脸上的微笑收敛,“小沈总谨慎,这是生意场上的好品质,可你也得知道,机遇不可求,遇上了就得抓住,这可是多方稳赢的项目,你还犹豫什么呢?”

    沈修笑了,“李老板,我虽然年轻,但是生意场上也混了几年,这世上哪有什么稳赢的项目,不过是借着政策的东风讨些便宜。”

    这话说得已经很明白了,李老板要是想继续忽悠沈氏入局,那最好把实话说出来。

    李玉蓉脸上不好看,就连傅随安也不说话,慕厉更是用文件夹挡着脸,也就袁咏儿这个外行还在吃瓜子。

    “你们几个小的可真难说,我还能糊弄你们不成?”李玉蓉脸色几番变化,终于说了一句实话,“我手里的这片地块,产权上有些问题,不过都是历史遗留的了。”

    听来听去,慕厉总算搞懂了李玉蓉为啥这么着急找买家,也明白为啥那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都不接手。

    李玉蓉家里开了几辈子茶庄,可以追溯到民国乃至晚清时期,李家势力大时,在首都可是数得上号的人家,哪怕是现在,手里的不动产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可要开发的这块地皮就是有问题,最早是李玉蓉父亲辈从别人手里买来的,说是有正规交接手续,但手续上缺了一道。

    原本那里也算不上首都郊区,不过是偏得不能再偏的一片荒地,买来就是留着种茶,可原属于某个国有机车厂的地皮,被国家收回再卖出时,就缺了这个国有企业的负责人签字。

    结果新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