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走,去勾栏听曲(第2/3页)  陛下求我做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弥陀佛,贫僧才疏学浅,略通佛经,有粗浅的武艺,希望能跟随殿下身边学习。”辨逸说道。    杨霜没有继续为难他,便点了点头,让韩擒虎带他下去休息。    喝完了茶,杨霜叫上李靖,回到了书房。    “药师,侯君集已经启程返回长安,相信唐皇李渊知道钥匙在大隋后,就算不愿合作,也得合作了,所以两国结盟已成定局。”杨霜说道:“两国结盟,只是我计划一部分,现在是我促成了结盟,将来我正好能利用结盟之事,出去转一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且我现在还担任了洛阳牧,正好去洛阳看看。不过走之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办啊。”    李靖面露倾听。    杨霜继续道:“首先是暗中经营的细盐、白酒、造纸、印刷和报社。白酒让李博摆弄,这小子经商头脑极强,好好培养,可成大器。白纸也能出售,反正有商行做掩盖,谨慎一些不会有事。至于细盐,我准备继续隐藏,留作后招。药师,你觉得呢?”    “我也赞成这样做。高度白酒和白纸不算稀缺,就算投入市面引起反响,也不会引起什么太大波澜。但盐铁受朝廷管制,一旦推出市场,恐怕会引起较大反应,还不宜暴露。”李靖回道。    杨霜又道:“除此之外,就是大隋日报了!虽然报纸在京都内的反响还不错,但流通的圈子还很小,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我的预期目的。而且不宜拔苗助长,还是让大隋日报慢慢发展吧。只要打开了一定市场,收获了固定读者,在凭借雄厚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就算有人察觉出了报纸蕴藏的力量,试图仿制,我也不怕。”    “殿下化名杨过,在报纸上连载的《西厢记》备受欢迎,如今报纸流通的范围不少了,不过我觉得,就算报纸被人熟知,他们也料想不到殿下的目的,在他们看来,报纸就是个读物,类似书籍,只不过花样多了。”李靖说道。    杨霜认真想了想,觉得李靖说的有理。    为什么呢?    因为杨霜是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前世完全是信息化时代,任何东西都能通过信息传播,而传播的途经就是报纸、电视、手机、电脑等等。    而所有途径中,报纸又是最早期的。    而报纸的发展,又是时代的产物,原因是飞速增长的信息量需要流通。    但是杨霜现处的时代呢?信息量需求不大,根本不会衍生出报纸,所以杨霜提前让报纸问世,这个时代的人,也不会意识到报纸的真正可怕是控制舆论。    这是这个时代的认知力!    杨霜赞道:“药师说的在理!”    李靖又道:“殿下,要想拿下大业,必须要有足够的支持,接下来是不是要以拉拢官员为主了?”    杨霜却面露迟疑。    他现有的心腹很少,明国公和宫内的魏忠贤不用说了,其他的官员中,已经和兵部尚书史万岁建立了关系,和御史大夫李东旭还隔着一层膜,只要捅破就行,至于其他官员,就真的没有多少了。    而武将方面,更少。    真是可惜了身为太子时的大好机会!    但是,现在再想拉拢官员谈何容易,已经是废太子的身份,又处处韬光,官员们看不到杨霜的前景,岂会支持?    “不急于一时,我们都还年轻,陛下还很康健。”杨霜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暂不拉拢。    李靖明白杨霜的心思,便没有多说什么。    ......    随后几天里,明王府突然变得热闹了。    就像从默默无闻,变成了明星。    很多大家闺秀或者世家贵妇,甚至郡主公主,都来拜访诸葛琉璃。至于真实目的,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看辩逸和尚。    谁叫辩逸和尚的皮囊太俊美。    厅房内,杨霜、李靖正和辩逸和尚喝茶闲谈。    几日相处,杨霜也了解了辩逸和尚的性格。    把长相撇开,辩逸性格温润,气度不凡,游僧的身份让他见多识广,他跟随师父用了五年的时间,游历了唐朝、魏国和蜀国,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