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0章 1966.准备撤退(第1/2页)  回到宋朝当暴君(重生为君,赵洞庭颖儿小说笔趣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任伟也跟着跪下去,“请皇上斩其正法。”    虽说赵洞庭已经在信中明言要严肃处理,但他和文起都觉得应该将那些人直接斩立决才能泄心头之愤。    赵洞庭真有些意动。    若是可以,他当然也想杀这些人。    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    他不能不管情节轻重就全部以斩头了事,毕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律法,最重要的是公正。    嘉定府善济会行径当然让人万分憎恨,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该斩头。    冤有头,债有主。    赵洞庭想要的,是律法省对善济会那些有枉国法的人加以处罚。    其实,他着各省对善济会严加惩处,已经是以权力在侵犯法律的公正性了。    要想大宋成为一个健全的法制国家,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起来吧!”    赵洞庭叹息道:“善济会有不少人该杀,但朕相信也有不该杀的。    朕已废了诛九族之罪,便不能再作出这种事情来。”    冤有头,债有主。    他只是想让那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家伙遭受惩罚。    错误的根源并不在善济会,善济会只是个机构而已。    其根源,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善济会公差。    “你们都下去吧……”    说完,赵洞庭便摆摆手,让文起和任伟都下去了。    这件事情让他有些索然无味,也再度意识到许多问题。    之前他对贪腐已经足够重视,特别实在爆发出温哲彦等广西诸大员的事情以后,更是着监察、律法等部门对贪腐之事严防死打,但对于懒政,他之前却并未太过重视。    善济会会在震灾时是如此的表情,除去有人贪腐以后,必然也有尸位素餐之徒。    非是如此,不可能一整个善济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那些捐助的物资竟然都被堆放在仓库中发烂,而灾民却是无衣可穿,无食可用。    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文起和任伟离去后,赵洞庭独自在帐篷内呆坐了许长许长的时间。    又是两日时间过去。    在上蔡、遂平还有磐石寨等地的投降元军被遣散回去的越来越多。    这都是各军区负责安排降卒的将士们没日没夜奋斗出来的成果。    这不计其数的元军被遣散回去,虽然花费不少遣散费,但相应的也节约下来许多粮食。    而且这个不安定因素总算是消去了。    没有了这些元军,元朝投降便彻底成为定局。    哪怕是真金想反悔都不行了,因为他手里已经没多少兵马了。    当刘诸温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赵洞庭的时候,赵洞庭也算是松口气。    元军已经遣散,四大汗国的军队也已经撤离西平县。    接下来这前沿不会再有仗打,只需等待元朝投降就行。    他这个做皇帝的也没有必要继续再呆在这前沿阵地了。    至于大军,也可以诸部安排撤退。    足足数十万众全部都在这元朝境内,对国内来说每天都是不小的负荷。    夜。    刚进十一月,天气已经是颇有些寒冷了。    赵洞庭的帐篷里燃着暖炉。    除去赵大以外,前沿各军的最高阶层次将领都在赵洞庭这帐篷里面聚齐了。    从汝阳城内赶来的军机令文天祥,再有就是各军区的元帅,以及飞天军总都统任伟。    如赵虎、刘子俊、肖玉林等人这种总都统,都没被赵洞庭宣到里面来。    因为这是整个大军撤退的事情。    赵洞庭并不打算去详细安排各军如何撤退,这是各军区元帅们的事情。    “免礼了,都坐下吧!”    众人陆续进帐,赵洞庭笑眯眯地说道。    眼前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爱将,是大宋的军中扛鼎。    光是看着他们,心里便就会觉得舒服。    特别是岳鹏、柳弘屹、文天祥,那都是从赵洞庭刚刚发迹的时候便跟着他的。    稍有遗憾的是造化弄人,本应该还有个苏泉荡,却是已经长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