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二十 苏咏霖狠狠地黑了一把南宋(第2/4页)  启明115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功很大。

    苏咏霖的宣传队伍隶属指导司。

    指导司到如今实在是办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除了帮着在军队里指导教育士兵思想和学识之外,在地方上也能为他提供很重要的帮助。

    在新农村内的改造工作主要也是指导司的指导员负责,再有的话就是宣传工作了。

    苏咏霖一直都很重视宣传工作,认为拳头要硬,嘴皮子也要溜。

    光拳头硬是不够的,在国际争端和博弈之中,嘴皮子是否利索能很大程度上改变局势的走向。

    抓住对方的黑点使劲儿宣传,一顿迅猛输出,让占领区内部广泛形成对对方的负面共识,那就是一种无形的胜利。

    是一种在精神战场上的无形的胜利。

    当然能这样做的前提是自身实力的强大,自身实力如果不够,被硬碰硬的打败了,那么宣传再怎么给力也是毫无意义的。

    可要是实力够了,宣传再跟上,那就是锦上添花。

    苏咏霖现在所做的就已经到了锦上添花的层级。

    光是军队和官方层面认为南宋无可救药还不够,普通民众也要形成这样的看法,他需要山东河北之地从上到下形成普遍的对南宋的鄙视和不信任。

    要让中原汉人对南宋形成广泛的反感,乃至于将其视作敌人。

    南宋士大夫那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真的让他恶心到了极点。

    写写诗词就是爱国了?

    光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就足够了?

    留下诗篇让自己不朽就可以了?

    你倒是写点中原百姓能听懂能看懂的东西啊!那勉强也能算你是宣传口的战士啊!

    一点都不接地气。

    苏咏霖不学他们。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苏咏霖指示指导司进行宣传工作的时候要多编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谣、顺口溜,再编一些搞笑段子,要符合民众的认知水平,能够在民间流传,要在潜移默化间引导人们心中对南宋的态度转变。

    逮着赵构一家子和他本人的黑料使劲儿编,使劲儿往外传,让街头巷尾的小儿在玩游戏的时候都要喊着他们编的童谣。

    省略那些无聊的修辞手法,省去那些多余的艺术装点,简单,易懂,直接。

    老子就是要骂你南宋无耻,骂你无能!

    当时宣传队对此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么黑南宋,苏咏霖亲自出手编了一个段子,给他们打了个样。

    【南国赵官家思念父亲和兄长,于是命令画匠画一副《二帝亲征北狩图》,画匠本不愿意画,被逼无奈,只能作画。

    画完成后,赵官家去看,只见画面里是一个帐篷,帐篷一片苍茫,帐篷里一张羊毛毯,毯子上是一群正在做极乐之事的男男女女。

    赵官家大怒,问道:“这些女人是谁?”

    画匠答道:“二帝的后宫嫔妃和帝姬。”

    “另一群男人又是谁?”

    “金国的王爷们。”

    “二帝在哪儿?”

    “二帝在亲征北狩。”】

    这个段子打开了宣传口的思路,宣传口如获至宝,文思如泉涌,立刻创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大宋政治笑话,开始了乐此不疲的乳宋大业。

    宣传口的迅猛输出,加上南宋自己拉胯的事实,让苏咏霖的宣传工作事半功倍。

    现在相当部分人已经基本上对南宋不抱任何希望,而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苏咏霖身上。

    辛弃疾显然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能通过宣传起到如此大的效果,苏咏霖还是很高兴的。

    “确实啊,南国的所作所为大失人心,到了那个地步依然按兵不动,那么北地豪杰如何能期待南国的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