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侯君集这个话题,秦长青不想再多说了。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纵观大唐的武将,将才是很多的,但能被称作帅才的很少。 侯君集,恰好就是一位帅才,不要因为历史就低估侯君集的实力,这是能把吐蕃锤趴下的狠人。 老李琢磨了一下,他对侯君集是真的好,拿侯君集一直都当亲弟弟一样。 但是吧,做老李的弟弟命得硬一点,因为老李的弟弟命都不长,侯君集也不例外…… 侯君集但凡不被贺兰楚石蛊惑,也不会去造反,很有可能就是第二个卫国公李靖。 你看唐朝几百年的时间,和吐蕃交手,都是败多胜少。 不是打不过,而是后援和补给跟不上,唐朝走得还是精兵路线,失败的时候基本都是唐朝主力带着的伪军先投降了。 高仙芝在西域和阿拉伯人打了一仗,阿拉伯出兵300000人,唐朝远征军24000人,阿拉伯方面光阵亡就七万,唐军伤亡一万五千人?。 这场仗打得很惨烈,大唐精锐全都打没了,自此也再也没有陌刀队了。 但政治上胜利了,西域的控制权还在大唐手里,两年之后,这个阿拉伯国家就被灭国了。 高仙芝虽败犹荣,之所以输的根本原因就是伪军投降了,伪军哪里来的?就是西域三十六国的军队。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那时候爆发,光唐玄宗当皇帝的时候,版图估计比元朝都大了,是很无奈的退出中亚争霸的。 讲道理啊,一个古代的王朝,版图是以京城为核心,两个月内,马能跑出去的距离为半径,这样的国土面积最佳。 侯君集死的就挺冤枉的,这个人详细的研究过吐蕃的战法和双方不足的地方,唐朝名将很多,能把吐蕃按在地上摩擦的巅峰,就侯君集一个,就连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都不行。 秦长青为什么要捞侯君集? 归结起原因,就是和吐蕃有关,另外,侯君集是大唐所有武将里面最年轻的,李靖快退休了,秦叔宝重病,尉迟敬德不问政事…… 如果侯君集在,能不能把吐蕃给灭国了,变成唐朝的几个郡秦长青不知道,但能明确的是,只要侯君集在,吐蕃就不敢造次,老侯是真锤的吐蕃一点脾气都没有。 “皇帝本身胸襟广阔,常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哪个皇帝没污点?但我说,能做到老李这样的太少了。给侯君集一个名额,还能获得仁君的名号,何乐而不为呢?” 以铜为镜……? 我说过这些话吗? 老李一愣神,看了看杜如晦,杜如晦只翻白眼,我特么哪知道你说没说过? 但是吧,老李觉得这句话很受用,秦长青把他给捧的完全就是千古一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君,当即就决定了,把这句话带到朝堂上去装逼。 剩下的就简单了,画几张画,在皇宫里面腾出来一间屋子,就能拉拢人心,这是无本买卖,很划算,老李越来越满意这个女婿了。 “你先等会,你还没说孔颖达等人为何不能如凌烟阁呢!” 侯君集的事情,完美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人选问题了。 讲道理啊,大司农卿郭怀仁基本算是让全国吃饱饭的人了,完全能入凌烟阁的序列。 “人选不能多的,还要坚固南北的。” 秦长青也是一脸无奈,“举个例子,今年开春的时候重开科考,一共有学子八百人参加,为什么最后的名次要经过改动?很多本事不强的人,却排在了前面?” “这……” 老李不想提这件事,提起来就气,“名单上前五十名全都是关陇子弟。” “那不对了嘛,改名单是让各个郡县的人数均衡,凌烟阁这玩意儿也是一样。 既然是立标杆,东南西北中,总得雨露均沾对不对?” 秦长青一耸肩,“你看,和皇帝打天下的几百人,筛选下来还有多少?我觉得吧,二十多个人就够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