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一章 故事(第1/3页)  半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这么一说闻容氏盯着那幅字越发感慨“五六十个字价值一百二十万两一个字差不多两万两这么好赚的钱却不写了着实可惜。”
    一旁的闻郭氏窃笑一声“大嫂真要是写的多了就不值钱了活人的字能这么值钱已经是很罕见了。”
    闻言安也道:“娘账不是这样算的真要论字算钱的话他有些字更贵。京城夕月坊有‘人间好’那三个字的小鲜楼有人出价到一千五百万两想盘下它前提是连‘人间好’那三个字一起买下但小鲜楼就是不肯转让。
    同样是三个字阿士衡还曾在京城一家叫做‘隆园坵’的园子也是一处酒家为酒家题了‘隆园坵’这三个字做招牌消息传出后隆园坵的生意顿时火爆如今也是要提前好些天预订才能吃到的席面。
    隆园坵尽管意境和名气都远不及‘人间好’那三个字但也有人出价高达九百万两收购‘隆园坵’那酒家前提也是要连阿士衡题的‘隆园坵’招牌一起买下。
    那酒家也是不肯卖说是要连同招牌一起当传家宝传给子孙。
    真要论价值的话隆园坵在京城虽然地段较偏但毕竟是在京城有一块大园子起码价值十万两肯定是比小鲜楼更贵的但小鲜楼目前的市价就是要贵好多。娘您说真要论字算钱的话一个字多少钱才合适?”
    闻容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虽说不清其中的道理但也算是明白了不过还是唏嘘道:“怎么都是酒楼这得是给了那探花郎什么好处才能让他动笔题字呀?”
    闻言安摇头“这个早有人确认过就是刚好在人家酒楼吃饭皆是店主央求之下才题的。小鲜楼是同僚请客隆园坵是抵消了一顿饭钱皆是分文未取。”
    闻馨忽柔声吟出一句有感而发“不为千金富贵但求钟粟果腹!”
    大房的闻言海笑道:“其实就是物以稀为贵。”
    闻言安点头认可“确实如此他辞官离京后据说是弃文从武就再也没有人见他留下过墨宝了。而他在一鸣惊人之前也很低调当地也没什么人得到过他的墨宝。
    列州首府存放他乡试答卷的库房莫名着火他的乡试卷子被一把火烧掉了。后来发现连他县试之类的卷子也莫名其妙消失了不可能都这么巧这才让人联想到列州首府库房的着火案。
    案子并在一起就很明显了应该是有人贪图阿士衡的墨宝为了掩盖盗窃而故意纵火。
    毕竟动辄价值上百万两的东西有人动了贪念不足为怪。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答卷比我们这个随意练笔的字是要值钱不少的。
    种种原因吧阿士衡现在流通在世的墨宝可谓少的可怜。
    他散尽身家救万民于水火却不留姓名的事迹出后声名越隆名气越大想要他墨宝的人也就越多可偏偏就是少的可怜导致他墨宝的价钱炒的越来越高问题是有钱也买不到。
    事情是相对的价钱越高想要的人也就越多越稀少越能彰显身份现在若是谁家能挂上一副正儿八经的阿士衡题字在京城那绝对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可问题是真的太少了连同他赴京赶考的答卷在内目前已知存世的还不到二十幅这还是包括从他家挖出的好几张练笔。
    谁能想象这么一个大才子而且是一路考上京城的人存世的笔墨竟不到二十张而正儿八经的墨宝只有八张就‘人间好’和‘隆园坵’的题字还有就是会试四科答卷和一张殿试答卷哦还有一份辞官的辞呈。
    不少有钱有势的想找到他一幅正儿八经的字幅翻遍了各种可能的地方还就是找不到。
    后来因地方时有灾情朝廷急需用钱有人趁机盯上了阿士衡参加会试和殿试的卷子尤其是那幅《朝天阙》的诗既是阿士衡目前唯一存世的一首诗又适合裱起来挂在墙上供人欣赏所以有人开出了天价想从朝廷手上买来收藏。”
    闻馨立问:“朝廷卖掉了吗?能买卖五哥为何不告诉爷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